其次,特斯拉電動總成的效率首屈一指,這意味著友商的產(chǎn)品需要使用更大的電池以達到特斯拉的相同里程,當然成本也會更高。換算成金額,特斯拉在這方面的成本優(yōu)勢達到1000至4000美元/輛。
不過,當LG發(fā)揮出完全的規(guī)模效應后,其電芯成本的差距將縮減至900美元/輛的水平。在電池包的層面,成本差距將縮減至1700美元/輛的水平。在2021年后,隨著NCM811的普及,這些差距還可以繼續(xù)消除。
【5】基于電芯看優(yōu)勢
衡量電芯優(yōu)劣的指標并不局限于度電成本,綜合而言,特斯拉與LG比較優(yōu)秀。
不同類型的電芯各有優(yōu)勢,不能簡單地說誰好誰不好。首先,NCA擁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只需使用最少的關鍵原材料即可制成,并且零件的數(shù)量是最少的,組裝最為簡單。
不過,NCA先天的安全性能不足,需要搭配成熟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方可使用。特斯拉Model3就裝配了4416顆NCA電芯,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NCM軟包電池最容易組裝成電池包,擁有更好地熱穩(wěn)定性,因此不需要復雜的BMS,可以降低安全管理的成本。
第三,寧德時代和三星SDI所青睞的方形電芯擁有最多的零件,將近30個零件使其制造過程最為復雜。一頓操作猛如虎,卻制造出擁有最低能量密度的電芯。
不過勝在安全性能好,也容易組裝成電池包。目前,三星方形電芯的價格比LG軟包電池貴很多,但未來可通過降低過度設計的安全容量來顯著降低成本。
第四,軟包電池擁有最高的重量能量密度,比如雪佛蘭的Bolt,只需使用288個電芯即可滿足需求。而且,軟包電池不需要那么復雜的BMS,使用的連接線也少,安全性也不錯。不過,軟包電池需要額外的堆砌和折疊制造流程,會增加成本及制造的復雜性。
瑞銀修正了之前的觀點。他們現(xiàn)在認為,在電動汽車時代,傳統(tǒng)內(nèi)燃機汽車的品牌商將獲得比特斯拉更少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