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萬向創(chuàng)業(yè)40年來第一次搞大型慶典活動。萬向的前身,是1969年魯冠球用4000元在錢塘江畔創(chuàng)辦的農機修配廠,兼做農具,1979年,魯冠球就看到報紙上介

這是萬向創(chuàng)業(yè)40年來第一次搞大型慶典活動。萬向的前身,是1969年魯冠球用4000元在錢塘江畔創(chuàng)辦的農機修配廠,兼做農具,1979年,魯冠球就看到報紙上介紹,中國以后將發(fā)展交通行業(yè),他決定砍掉農具業(yè)務——為此當年萬向的收入減少100萬。占其總收入的近一半,開始專注于汽車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萬向節(jié),逐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è)。

在致辭中,魯冠球提到,“我們?yōu)槭裁匆汶妱悠嚕砍丝春脟H趨勢和國家政策以外,還因為它是萬向40年汽車零部件優(yōu)勢的延伸。將來,如果成功了,我們就搞電動汽車,圓我們幾十年的汽車夢想;如果不成功,我們就老老實實退回來,搞電動汽車的零部件給電動汽車配套?!?

萬向的電動車項目始于1999年。這一年恰好也是最早量產的純電動汽車——通用汽車EV1項目夭折之年,而萬向啟動該項目的由頭,是1999年4月6日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省市政府和大型汽車企業(yè)集團共同主辦的全國“清潔汽車行動”。2000年4月,萬向確定了“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的整車發(fā)展思路,并在兩年后成立了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研發(fā)出聚合物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機及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第一輛電動轎車、電動公交車也研制成功。

魯冠球這次看準了產業(yè)風向。

中國政府在2009年接連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通知》、《汽車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等政策,首次提出新能源車戰(zhàn)略,安排200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yè)化,確定了20個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等。各汽車整車企業(yè)都競相開啟新能源車項目。

“十年啊,電動汽車我搞了十年,從來沒有賺過一分錢?,F在機會來了,要掙大錢了!”魯在奠基儀式上表示。

但還沒掙到大錢,萬向電動車就頻頻出現問題。

先是2004年在杭州上路的純電動公交車質量問題,到了2010年,萬向電動車制造的上海世博純電動大巴冒煙,又引發(fā)爭議。

2011年4月11日,杭州首批電動出租車上路運營尚未滿三個月,一輛搭載了萬向電池的眾泰朗悅純電動出租車突然自燃。盡管第三方最終鑒定報告認為,此次事故發(fā)生不能認定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而是電池成組后不能完全滿足車輛使用環(huán)境的需求,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電池漏液、絕緣受損以及局部短路的情況,但這一事故對萬向電動汽車電池的打擊很大,一位國內動力電池公司的高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根本銷不動”。

同時,萬向與美國公司的兩起電動車合作項目也命運多舛。2010年5月,萬向集團與專注于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業(yè)務的美國Ener1公司合資(浙江萬向Ener1動力系統公司),首期投資3億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動化的電芯及電池系統生產基地。兩年后,Ener1申請破產保護,后重組。目前,這一合作已經告吹。

2012年2月17日,萬向集團與美國史密斯電動車公司在洛杉磯中美經貿合作論壇上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擬成立合資子公司,由萬向投資1億美元用于開發(fā)并生產電動商用車,包括純電動校車。但據前述萬向美國公司高管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史密斯電動車公司的合作推進緩慢,目前雙方尚未確定是否一起在中國造車。

收購菲斯科是資本游戲?

一名接近菲斯科收購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菲斯科的真正收購方是北汽,萬向不過是中間層,接下來萬向將會把菲斯科資產轉給北汽獲利,消息最快將在2014年4月北京車展、最慢在一年后宣布。

近5年過去,萬向電動汽車不僅沒有如魯冠球預期的賺到大錢,甚至還沒能盈利。

2014年2月25日,萬向集團下屬的零部件上市公司萬向錢潮在一份公告中披露,“目前萬向電動汽車公司產品尚未實現批量,無法實現正常盈利,2013年仍繼續(xù)虧損”,“由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生產與消費受制因素較多,預計在未來2年內,萬向電動汽車整車難以形成規(guī)模”。

在此一周前,萬向經過三天19輪競價,最后以1.492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電動車公司菲斯科。這個數字大約是菲斯科最初尋求收購價的六倍。

早在2013年初,菲斯科處于破產保護邊緣時,來自中國的東風、吉利、北汽都曾表示出收購意向,東風集團曾爆出出價3.5億美元購買菲斯科85%股份的計劃,但是在“利用美國納稅人的錢開發(fā)出來的技術不應流向中國”的反對聲中,沒了下文,最后和萬向美國競拍菲斯科的是香港富豪李澤楷旗下的混合動力技術公司。

據《波士頓環(huán)球報》報道,在前摩根士丹利清潔能源業(yè)務分析師JoshuaParadise看來,以菲斯科第一款汽車卡瑪此前少得可憐的銷量(1800輛)和高成本,這一收購看起來沒有任何經濟意義。“也像是一場虛榮的交易?!彼J為對菲斯科的興趣也許還會阻斷萬向創(chuàng)始人魯冠球的造車夢。

[責任編輯:梁小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
萬向集團
魯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