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嚴重同質化
移動電源三大件:鋰電芯、外殼、IC高度雷同,產品缺乏亮點、乏善可陳。
說白了,移動電源就是電芯加上外殼和一個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集合,技術含量比較低,進入門檻也很低。但這一現(xiàn)實的語境一直困擾著行業(yè)的正常發(fā)展,沒有獨特的技術,沒有區(qū)隔對手的內部結構設計,缺乏產品的亮點,普遍存在容量虛標問題。而“良芯”首先需要企業(yè)的良心與責任。
一個10000mAh的移動電源至少能充兩三次智能手機,可消費者買的移動電源一部手機都充不滿。這是時下移動電源市場投訴最多的問題。充電過慢、充電時手機發(fā)熱、用過一次就再也充不了電……小小的移動電源,帶給消費者諸多煩惱。從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得到的數(shù)據(jù)說明,2014年涉及移動電源的重點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差、夸大宣傳等方面。
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
除了電池虛標容量問題,最讓消費者擔心的就是移動電源的爆炸隱患。近年來,公共場所的移動電源燃燒、爆炸事件頻頻發(fā)生。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移動電源僅由電芯、電路板、外殼三部分組成,以致移動電源行業(yè)準入門檻低、產品質量差。電芯是移動電源最主要的部分,質量好的電芯電容量足,可以有效防止爆炸,價格也相對較高。但行業(yè)內的B品、C品電芯管理不善,流入市場或被專門收購再加工,造成“掛羊頭賣狗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同時正規(guī)品牌在市場上打假、維權日益艱難。
10400mAh的“山寨貨”45元一個,如果你買得多,價格還可以更低。這是在深圳華強北市場屢見不鮮的場景。這種移動電源銷量很好,價錢也很便宜。在不同柜臺,這款山寨移動電源價格均不相同,從20元到70元不等,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購買。
一些流動地攤上的移動電源也很暢銷,這些劣質移動電源的價格更低,但還是有不少消費者以為是品牌特賣而選擇購買。
一些網(wǎng)站上售賣的移動電源更讓人真假難辨,仿冒牌子亂七八糟。記者在淘寶、京東等購物網(wǎng)站輸入“移動電源”后,看到幾百種不同品牌的商品,價格也參差不齊。但消費者并不完全了解電芯、IC以及品牌之后的“含辛茹苦”和真正成本,“低價”似乎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