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氫的儲運和加注:國外已有成熟技術應用
常見的運輸方式有液化汽車運輸、高壓氣體汽車運輸和管道運輸(方法一、二、三),目前各國正在研發(fā)氫載體方式運輸氫(方法四),我國的富瑞特裝已經在有機物儲氫技術上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采用各種基本運輸方式的組合運輸形式。氫的加注和天然氣加注方式比較相似,氣態(tài)氫直接加注,液態(tài)氫經過氣化后在進行加注。
氫的存儲技要求高效、安全、便捷、低成本,主要技術指標有容量、加注便捷性、耐久性。物理存儲氫(壓縮氣體、低溫液體容器)技術是當前最成熟的存儲技術。未來能夠夠使汽車商業(yè)化,主要集中在規(guī)模效應和新技術降低碳纖維成本之上。另外在研雙向可逆的金屬氫化物存儲技術也在研發(fā)之中。
3.4.燃料電池系統(tǒng):規(guī)?;?、新技術降本路線清晰
燃料電池系統(tǒng)是燃料電動車的核心,一般由電池堆、燃料處理器、空氣壓縮機和組成增濕器(豐田已經省去)組成。根據美國能源部測算,2016年在年產2萬臺規(guī)模下成本大約280美元/kW,到2020年PEMFC效率會達到65%,鉑金屬用量由0.16降低到0.125g/kW,雙極板成本從7美元/kW降低到3美元/kW,50萬臺批量成產成本40美元/kW(最終目標實現(xiàn)30美元/kW),國內當前成本1-1.5萬/kW。
4.投資建議
國外技術的不斷突破,讓我們看到了氫燃料電池成本下降路徑。重整法制氫成本已可媲美燃油(約合1.25美元/kg)、電池系統(tǒng)成本2015年約53美元/kW,2020年有望下降至40美元/kW,同時我國廢氫的利用將使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政策方面,我國給予乘用車/中型/大型車補貼20/30/50萬/臺的強力支持,落實到具體訂單上,福田汽車斬獲北京有車租賃100輛歐輝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的訂單。
綜上所述,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汽車、無人機)的市場導入已經開始,未來幾年有望逐步放量,未來或許成為主流動力汽車能源之一,也許是二十年也許是五十年,但總歸比之今天的鋰電或許更具備典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