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2018年實際收入為38.9億元計算,激勵部分解禁的業(yè)績考核要求為,2019-2021年收入分別不低于46.7億元、54.5億元、62.2億元。照此計算,2019-2021年,收入同比增速將分別達到20%、16.7%、14.13%,而過去三年(2016-2018年),先導智能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01.26%、101.75%、78.7%。
很顯然,先導智能這次推出的股權激勵收入增速考核要求遠低于過去幾年的收入增長水平,門檻顯得偏低。不過,這也可能從側面說明,未來上市公司很再維持過去的高增長。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yè)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員工激勵方法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中有股權激勵計劃的不在少數(shù),多數(shù)均以收入和凈利潤作為雙重考核目標,先導智能此次股權激勵雖然對收入有考核要求,但是對凈利潤卻并沒有要求,而是以ROE作為替代考核標準。
很顯然,相比ROE標準,凈利潤考核完成難度要更大。完成ROE考核要求,既可以通過凈利潤增長完成,也可以通過加大分紅力度來完成。如果以凈利潤作為考核目標,那么只能是通過努力實現(xiàn)增長才能完成。
因此,這次股權激勵有過度偏向上市公司員工之嫌,同時也說明管理層對未來高增長信心不夠。
此外,先導智能的重要股東瘋狂減持也體現(xiàn)出對上市公司未來信心不足。
先導智能2015年5月正式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1年之后首發(fā)原股東立即開始套現(xiàn),自此之后只有不斷的減持,從未有過一筆增持行為。據(jù)Wind資訊統(tǒng)計,從2016年8月至今,重要股東累計減持6197萬股,累計套現(xiàn)金額22.27億元。
與此同時,控股股東也在通過可交換債形式變相減持。2019年7月23日,先導智能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欣導投資的通知,控股股東已經(jīng)完成2019年非公開發(fā)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發(fā)行工作,發(fā)行規(guī)模為9億元,債券期限為3年;換股期自本次可交換債券發(fā)行結束之日起滿6個月后的第一個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