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初各大汽車廠商和互聯網巨頭之后,今年5月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大舉進軍智能汽車領域。布局智能汽車的第二波浪潮襲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和車聯網是上市公司巨資投入的重點,多方合作成為智能汽車整車研發(fā)的主要形式,BAT等互聯網巨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專家指出,未來我國智能汽車將進入快速發(fā)展期,但基礎設施、法律法規(guī)、技術三大瓶頸仍然有待突破。
4月20日,上海,在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車展上,博泰集團作為首家獨立參加車展的互聯網企業(yè),以“E-Motion it”為主題,率先在6.1豪華車館推出中國市場上首部智能汽車概念車——Project N超級智能移動終端。
智能汽車布局“第二波”
歐菲光近日公告稱,為打造“雙引擎”戰(zhàn)略,公司擬在上海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歐菲智能車聯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加強汽車電子、智能駕駛和車聯網等領域的產業(yè)布局,與主流智能汽車制造企業(yè)建立緊密合作,利用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產業(yè)積累的行業(yè)核心競爭力和知識產權,大力發(fā)展智能駕駛相關產品、營造車聯網生態(tài)。
歐菲光還擬以增資方式投資5000萬元,取得聯車信息16.7%的股權,同時向卓影科技增資1500萬元獲得20%股權。其中,聯車信息是一家具備專業(yè)汽車總線設計分析能力和從事互聯網云平臺服務的車聯網基礎數據服務公司,而卓影科技是一家致力于高端影像產品及汽車電子先進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開發(fā)、銷售的公司。
從歐菲光的上述動作不難看出,目前智能汽車產業(yè)鏈布局的兩大重點領域是智能化和車聯網。方正證券指出,智能駕駛的最終形式無人駕駛必將是單車智能化與車聯網的完美結合。一方面,車輛能夠實現完全自動的控制,全程監(jiān)測交通環(huán)境,能夠實現所有的駕駛目標;另一方面,在行駛過程中,車輛不再作為獨立的個體,而是與周圍環(huán)境、車輛、路況實時交互的共同體。
其中,ADAS是智能汽車的必經階段,也是上市公司爭相布局的重點。博世底盤控制系統(tǒng)中國區(qū)副總裁蔣京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現在還處于駕駛員輔助的階段,半自動駕駛階段也已經到來,未來會進入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階段?!瘪{駛員輔助和半自動駕駛階段正是ADAS大規(guī)模應用的時期。根據IMS數據顯示,國內ADAS系統(tǒng)2012年和2013年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50.4億元、60.2億元,復合增速在20%左右,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目前,ADAS市場主要為博世、大陸、德爾福等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所掌控,國內企業(yè)在ADAS方面的技術和研發(fā)相對落后,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正不斷通過收購的方式快速切入這一領域以圖彎道超車。除了上述歐菲光對卓影科技的增資之外,金固股份5月10日晚公告稱,公司擬以不超過4000萬元對主營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產品的蘇州智華進行股權投資,投資后,公司持有蘇州智華20%股權。亞太股份5月5日晚也公告稱,擬以增資方式投資人民幣2790萬元取得增資擴股后前向啟創(chuàng)15%的股權,后者主要提供完整的車載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產品以及全套解決方案,并已在ADAS系統(tǒng)后裝市場取得一定業(yè)績。另外,星宇股份、保千里、四維圖新等上市公司在ADAS領域也早有布局。
作為智能交通核心的車聯網則是上市公司布局的另一大領域。銀河證券指出,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zhàn)略推動下,中國車聯網市場拐點已至:一是截至2014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1.54億輛,比上年末增長12.4%,保持持續(xù)增長,汽車已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重要聯網入口;二是目前全球市場車聯網的滲透率不到10%,國內市場不到5%,預計到2020年車聯網滲透率有望突破20%,行業(yè)處在快速上升期;三是車聯網相關技術逐漸成熟,4G、語音識別、云平臺等技術已與車聯網深度融合。
面對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上市公司近期加大了對車聯網的布局。6月17日,榮之聯公告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車網互聯與上海車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車聯網綜合運營服務項目合作協議》,榮之聯及車網互聯與泛華保險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拓展車聯網業(yè)務;6月10日晚,皖通科技公告稱,公司擬使用2400萬元與安徽省高速公路聯網運營有限公司、安徽天行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安徽行云天下車聯科技有限公司;6月9日晚,長信科技公告稱,擬向深圳市智行暢聯科技有限公司增資人民幣2000萬元,占深圳智行暢聯公司25%股權,切入車聯網領域;6月7日晚,得潤電子公告稱,擬以現金5682萬歐元的初步購買價格收購Meta60%股權,而Meta目前的核心業(yè)務板塊之一便是車聯網模塊。
多方合作應對競爭
在智能汽車整車研發(fā)方面,與國外車企多采用自主研發(fā)不同,國內自主車企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往往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發(fā)新能源汽車?!岸喾胶献鞒蔀檫@個階段智能汽車發(fā)展的一個主要的特征?!痹诮张e行的“2015中國汽車高新技術發(fā)展國際論壇”上,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表示。
今年2月3日,易道用車CEO周航對外宣布,易到用車將聯合奇瑞汽車和車聯網公司博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全新公司“易奇泰行”,計劃在2016年推出首款“互聯網智能共享電動汽車”——易奇汽車。去年11月,長安汽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輛聯網、智能汽車、流程信息化、國際化業(yè)務拓展等領域展開跨界合作。根據協議,華為將在芯片、車機、車載通訊設備、車聯網平臺搭建等多方面為長安提供支持。東風汽車也和華為簽訂了類似的戰(zhàn)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