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車輛管理和分時租賃,滴滴政府版是否還會根據(jù)公務員的級別,為之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對此,滴滴公司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回復是:“我們做的只是為

  除了車輛管理和分時租賃,滴滴政府版是否還會根據(jù)公務員的級別,為之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對此,滴滴公司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回復是:“我們做的只是為政府部門開通公務用車管理平臺,以及為每個公務員開通公務用車賬號。至于每個人如何用車、每次用什么車型,這些都由政府部門來管理?!?/p>

  至于公務用車的車源,吳睿表示,滴滴公司將考慮引入新能源汽車對現(xiàn)有的公務用車進行補充。同時,這些新能源車也會投入市場進行運行,以達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出行的目的。

  而在最關鍵的收費模式上,滴滴政府版或?qū)⒉捎脝挝唤y(tǒng)籌與個人支付相結合的模式—統(tǒng)籌部分與單位統(tǒng)一結算,個人費用實時結算。

  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這可能意味著,在公車改革范圍之內(nèi),公務員呼叫滴滴“公”車與平時使用滴滴打車一樣,需要自費;而那些進入可以享受派車服務人員名單的公務員,在車改范圍之外的用車費用將由統(tǒng)籌賬戶承擔,也就是政府部門直接與滴滴公司結算。

  而為了確保整個公務用車過程及費用公開、透明并可被監(jiān)督,吳睿表示,滴滴政府版將會記錄實時及歷史GPS軌跡(人車對應的用車行程軌跡)、用車需求、用車費用等信息;同時,平臺會給予不同職能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相應的權限,以便相關監(jiān)督單位實時查看。

  不過,滴滴政府版最終會如何運行,滴滴方面表示“雙方還在研究”。

  改革政府公車服務中心

  在打車軟件介入公車改革的過程中,有意思的是,據(jù)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滴滴和快的都有意參與“政府公車服務中心”的改造。

  政府公車服務中心是公車改革的“遺產(chǎn)”。比如江蘇省,根據(jù)2014年12月省政府公布的《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辦法》,該省計劃在2015年年底之前完成1萬多家黨政機關的車改—改革公務用車實物供給方式,普通公務出行實行社會化供給。

  車改后,那些不再配備公務車的領導干部如何出行?辦法之一是讓領導干部從公車服務中心這樣的市場化機構申請車輛,并按規(guī)定付費。

  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蔡湧嘯此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江蘇可能會成立公車服務中心,以招投標等形式成立,以市場化的方式運營。屆時,因公車改革失業(yè)的公車司機也有可能被安排到這個中心里來工作。

  據(jù)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政府公車服務中心模式,很多地方是從杭州學來的。作為公車改革試點城市,杭州曾要求車改單位將涉改車輛一律上繳,精選后留下了其中近200臺,同時從涉改單位中挑選60名司機,組建公車服務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杭州的公車服務中心出車14493輛次,安全駕駛88萬公里,一年營收500多萬元,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

  但與此同時,葉青注意到,隨著油價上升,公車服務中心亦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要想維持正常運行,不可避免地需要政府財政補貼。

  而目前,滴滴公司有著接手政府公車服務中心的思路。據(jù)吳睿介紹,未來,滴滴將把地方政府車改后剩余的車輛納入平臺進行管理,這部分車輛將優(yōu)先保障公務用車的需求,有閑置資源再向社會開放。

  一定程度上,這個建議來自葉青。葉青的想法是,車改之后,一些地級市可能仍然要養(yǎng)一支公共車隊,少說也有上百臺車。而若這些車輛只用做公務出行,那是極大的浪費,“至少周末是沒有人坐的”。

  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養(yǎng)車的成本,又最大程度地利用閑置資源?葉青想到了一個辦法:把這些車輛放到更大的市場平臺上,滿足公務用車需求之余,也服務民用市場。

  “至少對于公車服務中心的司機來說,他們是受益的。因為,他們可以利用滴滴平臺接單,獲得更多收入。而且,未來如果整套模式運行順利,政府的公車服務中心可以撤銷,車輛全部交給滴滴這樣的平臺運營?!比~青說。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網(wǎng)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nèi)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wǎng))”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wǎng)或本網(wǎng)協(xié)調(diào)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nèi)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wǎng)微信
新能源汽車
中國電池網(wǎng)
滴滴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