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Elon Musk的博客發(fā)表不到一周的時間,蝴蝶效應似乎已經開始發(fā)揮作用。據(jù)Elon Musk本人透露,他已經與寶馬公司的高管進行了會面,討論了潛在合作方式,其中一個就是在超級充電站上的合作。有海外媒體報道,日產也有意與特斯拉進行談判,合作建設充電網(wǎng)絡。
日產的leaf在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0萬輛,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占有率達到45%,而寶馬在電動車領域無論從品牌還是產品上都是塔尖上的代表,且寶馬始終堅持電動車的發(fā)展路線。如果它們在充電網(wǎng)絡上的合作取得成功,特斯拉將很可能成為在充電網(wǎng)絡方面的主導技術標準。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超級電池工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當中,到2020年計劃年產量50千兆瓦可供50萬輛汽車使用的電池或許就是特斯拉在這場“專利反向運用”的運動中希望“搭售”的相關產品,按照Elon Musk的預測,全球至少需要200家這樣的工廠,這無疑是比電動車更具潛力的利潤點。
國內車企冷眼旁觀
國內車企對于特斯拉開放專利技術熱情并不高。
北汽新能源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特斯拉確實放開專利技術,對于電動車行業(yè)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目前還沒有了解到任何細節(jié),還不好做任何評價。至于對于特斯拉是否有吸引北汽尋求合作的技術,該負責人表示,一切還需要觀望。
比亞迪則表示,目前比亞迪在充電方面和南方電網(wǎng)有合作,對于特斯拉的專利技術目前沒有合作的意向。
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車企在電動車方面獲得的費用支持以及政策支持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力度最大的,因此車企對于合作以及聯(lián)盟的渴望程度遠不及外資車企。但從全球發(fā)展趨勢來看,用開放的態(tài)度促成合作,更能促進電動車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