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蘋果、谷歌等海外企業(yè)在技術層面的探索相比,國內廠商大多仍停留在應用業(yè)務上的優(yōu)化。有行業(yè)分析師表示,不排除其在借助“互聯網+”的概念而炒作自己。

互聯網企業(yè)“造”車? 政策受寵 小心虛火

互聯網公司所看到的是,汽車一定是重要的終端設備

“互聯網汽車”的出現讓原本擁擠的汽車市場,增加了更多的玩家,但同時也讓普通消費者看不懂他們到底要做什么。

周四,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宣布,將合資成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共同打造“泡在互聯網上的汽車”,并組建合資公司。這是對2014年7月雙方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的落實。

公開信息顯示,合資公司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開展互聯網汽車、車聯網的技術研發(fā);搭建行業(yè)通用技術平臺和服務標準;整合多方資源,開發(fā)YunOS車載系統(tǒng),搭建互聯網汽車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稱,互聯網汽車在改善人與車交流方式的同時,將會向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基礎設施的交流方向邁進,人、車、路和基礎設施的四維交互成為趨勢,這也將為無人駕駛技術的完善打下基礎。

簡單來說,就是阿里巴巴希望將其電商、金融、數字娛樂、地圖、通訊等互聯網業(yè)務,整合到汽車項目中。

事實上,自從阿里巴巴推出YunOS以來,其不只是希望能夠強化智能手機入口,其在電視等其他終端設備也有所布局。而汽車通常因為其移動性等特點,也被認為是未來有機會成為于人相關的智能設備,因此備受互聯網企業(yè)所關注。

然而,在2016年雙方合作的第一款汽車下線上市前,所有的承諾,目前看來只是一張很美的“藍圖”。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巨頭們的已經意識到了汽車行業(yè)或將在下一個五年為其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告訴騰訊科技,汽車作為一個長時間與人接觸的終端設備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互聯網企業(yè)希望能夠迅速占領其入口,實現產業(yè)的擴增。

不過,他也提醒到,伴隨這幾年的互聯網熱潮,以及國外廠商的強力宣傳,不排除產業(yè)內有跟風炒作的可能。

新入口之爭

看到汽車商機的互聯網企業(yè),不只是阿里巴巴。兩會期間,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百度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智能汽車,并正在與汽車制造商開展合作。不過,他并未透露汽車制造商的名字。

1月27日,百度宣布推出車聯網解決方案CarLife,并表示已與奧迪、現代和上海通用等汽車廠商達成合作,共同布局車聯網。

與阿里巴巴在操作系統(tǒng)層面的部署不同,百度CarLife以百度地圖為核心,提供的功能包括路徑規(guī)劃、實況查詢等。但是,從百度車聯網負責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百度仍然是“平臺”思維——百度將對CarLife保持開放,提供開發(fā)標準,并接受應用入駐。

就在百度發(fā)布這一戰(zhàn)略的數天前,樂視也宣布開啟超級汽車“SEE計劃”,并成立樂視汽車公司。原英菲尼迪中國及亞太區(qū)總經理呂征宇加盟,擔任公司副總裁,直接向樂視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匯報。在宣布這一系列消息是,樂視汽車團隊已發(fā)展至260多人。

從樂視公布的信息來看,其希望打造電動汽車系統(tǒng),并運用互聯網是進行營銷,甚至希望未來結合云計算,貫穿汽車、手機和電視等樂視智能終端。然而,目前樂視所能給出的僅是一套UI。

不過,無論是從操作系統(tǒng),或是具體應用入手,互聯網公司所看到的是,汽車一定是重要的終端設備。因此,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fā)展,搶占入口的時機已到。

提上政府日程

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表示,中國將鼓勵像樂視網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去開發(fā)電動汽車,因為它們有為汽車行業(yè)創(chuàng)造新生產模式的潛力。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車
我愛電車網
互聯網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