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斯拉和小米第二個共同點,其他企業(yè)最難學的點:他們的汽車、手機更像電腦。
特斯拉汽車被稱為智能汽車,第一是性價比,第二是軟硬件結合。讓很多用戶尖叫。
特別是在銷售方式上。小米砍掉了一切中間渠道。特斯拉也一樣。特斯拉是針對傳統(tǒng)汽車4S店的顛覆。傳統(tǒng)的4S店是四位一體的特許經營模式,整車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4s店是個標準的產物,在互聯(lián)網時代會遇到巨大挑戰(zhàn)。
這個挑戰(zhàn)對傳統(tǒng)汽車廠商可能是滅頂之災。因為這樣的災難在手機上已經全面顯現(xiàn)。也是小米的核心,是什么呢?第一個就是快,對用戶、對供應鏈的快速反應。榮威的高管上過我們的課,榮威也算很早做互聯(lián)網軟件的,他們告訴我,其實一款汽車,尤其是進口汽車,從立項到產品出來是7年時間,也就是說一款汽車的研發(fā)是7年前就確定好的。第二是個性化,傳統(tǒng)汽車是批量生產,個性化不足。但特斯拉可以做到。特斯拉與小米給我們最大的啟發(fā)就是學會“吃軟飯”(軟件的軟)。
三、小米和特斯拉都沒有廣告費。
幾乎沒有廣告預算。那它靠什么宣傳呢?他們靠的是粉絲,以及口碑傳播。說的跟簡單點,他們特別強調口碑。在口碑制造上,很多想似的地方。他們把產品和粉絲放在核心位置。
他們都在劈開用戶的腦海,這里有三點可以分享:
①公司CEO個人的明星效應,公司人格化的好方法;
②做口碑上,都特別擅長發(fā)動發(fā)燒友的能量,小米發(fā)燒友就是極客,特斯拉的發(fā)燒友在中國就是科技公司的CEO們,雷軍訂了、丁磊訂了、王小川、張朝陽都訂了,據說萬科的王石都訂了,這樣你就會想,怎么科技大佬都訂了特斯拉,我是不是也訂一輛?
③產品本身會說話。小米和特斯拉都在產品上有很多小的微創(chuàng)新點,會引發(fā)人們的討論。比如特斯拉沒有發(fā)動機,車門上沒有鑰匙孔等等。
所以,要讓產品自己會說話。產品為王??诒浅V匾?。[中國電池網:www.kachisouzou.com,最具價值的電池行業(yè)垂直門戶]
最后總結一下:特斯拉跟小米的三大核心共同點:
1、痛點思維:先做族群,粉絲。我只想買這部車,因為他給我的體驗太好了。
2、尖叫點思維:智能汽車本身也是性價比,軟硬件結合。
3、爆點思維:沒有廣告費。產品本身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