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近期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新車銷量將達到約570萬輛,那么高端車型這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容量在5年后大概為100萬輛左右。
但與此相對的是,各家車企在產能布局上的“高歌猛進”,行業(yè)產能泡沫值得警惕。根據(jù)每日汽車觀察粗略統(tǒng)計各省市地區(qū)引進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情況,全國累計的新能源汽車規(guī)劃產能在2660萬輛左右。
“新能源市場在政策和雙積分的壓力下,增長潛力是非常大的?,F(xiàn)在大家都有所布局,高端新能源細分市場的局勢或者格局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在這個背景之下,剛起跑還沒有到終點線,所以大家都有很高的期待?!绷_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qū)副總裁鄭赟這樣對騰訊汽車指出。
品牌向上還是市場決定論?自主曲折的“高端路”
如果說國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原因,僅僅是“羨慕”特斯拉、蔚來在各自細分市場取得的好成績,也不盡然。
今年國內新能源市場呈現(xiàn)“兩頭熱”,除了高端市場之外,同樣是“銷量黑馬”的五菱宏光Mini EV這類小型電動汽車月銷量已經(jīng)超過2萬臺,怎么沒成各家爭相效仿的車型呢?
“小型電動汽車為什么沒有成為主流車企的選擇是因為其并不代表技術先進性?!贝迻|樹這樣認為。而國企在新能源領域布局之時,除了產品要經(jīng)過市場認證外,同樣承載著品牌向上的重要責任。
“中國車企需要走高端化的這一條,應該說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只有品牌向上突破,你才有可能去探索我們說的新的細分市場和新的利潤增長點?!编嵹S表示。
他指出,所有的品牌最難的就是從下往上打,從低端品牌往上突破尤為困難,這也是自主品牌多年努力的方向?!白詈侠淼囊粋€方式應該是去尋找一塊新的細分市場,在這個細分市場試圖把一個新的品牌形象建立起來,車企借由此重新教育消費者,讓消費者去接受一套新的規(guī)則。”
而高端新能源汽車作為目前成本比燃油車高出一大塊、輔以智能網(wǎng)聯(lián)的附加值,作為高端品牌的選擇最好不過。而在這一輪新的競爭格局之下,究竟哪家汽車國企會成功?還是市場足夠大,各家開開心心瓜分市場蛋糕?一切交由時間來檢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