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2013年初剛到英國常駐時,就發(fā)現在特易購、塞恩斯伯里和瑪莎百貨等當地最常見的超市和商場,全都在顯眼位置擺放有通常是綠色的廢舊電池回

  本報記者2013年初剛到英國常駐時,就發(fā)現在特易購、塞恩斯伯里和瑪莎百貨等當地最常見的超市和商場,全都在顯眼位置擺放有通常是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桶。后來采訪一位環(huán)保專家才知道,原來這種回收桶正是英國最重要的廢舊電池回收渠道。

  根據2010年出臺的相關規(guī)定,每年電池銷售量超過32公斤的銷售點,都必須設立廢舊電池回收處,回收包括普通電池、手機充電電池在內的各種電池。也就是說,只要平均每天電池銷售量達到1包,就要負責回收,這是商家的法定義務。而商家也并非“一收了事”,他們還需要向相關管理機構及時報告電池回收情況,并把廢舊電池交給專門機構處理。

  德國同樣強制要求所有電池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對產品承擔全部回收責任。而消費者則有義務將使用完的干電池、紐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后者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廢舊電池,并轉送處理廠家進行回收處理。而與英國不同,德國采取了一定的激勵機制。比如對有毒性的鎳鎘電池和含汞電池實行押金制度,即消費者購買每節(jié)電池中含有一定的押金,當消費者拿著廢舊電池來換購新電池時,價格中可以自動扣除押金。奧地利也有類似規(guī)定。

  從2008年開始,奧地利的所有電池生產企業(yè)和電池銷售商也都有義務免費回收廢舊普通電池、可充電電池、工業(yè)電池及汽車電池。商店必須行使告知義務,使消費者知道該商店免費回收廢舊電池。而且回收上來的廢舊電池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循環(huán)再生利用。

  從整個歐盟來看,迄今約有12個國家要求零售商將已經銷售的電池在用完后全部回收。美國和日本也有類似做法,并配有相關鼓勵政策。比如政府按相關企業(yè)處理廢舊電池的總量給予一定補貼。韓國則規(guī)定,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向政府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作為回收和處理的費用,同時要征收環(huán)境治理稅。對于政府指定的廢舊電池處理企業(yè),則減免稅收。

    回收企業(yè)有“寶”可挖

  曾有專家指出,盡管電池發(fā)展已有200余年,但電池回收再利用卻并不是“夕陽產業(yè)”。相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從廢舊電池中“淘寶”,還大有可為。在這方面,英國、德國等國家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yè)鏈條,許多企業(yè)“嘗到甜頭”。

  德國的廢舊電池處理技術一直處于全球領先水平,而先進的技術也提高了“變廢為寶”效率,讓企業(yè)更有動力參與。比如在易北河畔的馬格德堡地區(qū),一家企業(yè)興建了一套電池“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酸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以硫酸溶解,然后借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煉各種金屬物,電池中95%的有用物質都能被提煉出來,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目前,德國的整個廢品回收處理已經帶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統(tǒng)計,德廢品回收處理行業(yè)每年收益約為500億歐元(約合3375億元人民幣),解決就業(yè)崗位24萬個,已成為德國重要的經濟和就業(yè)領域。而在英國,包括電池在內的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也已成為循環(huán)經濟中的重要產業(yè)。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