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
五個充電樁三個有故障
●地點:共和新路3070號停車場
閘北區(qū)共和新路3070號是位于中環(huán)線旁的大型交通換乘樞紐,進入底層停車場約50米,記者見到了五個半人多高的充電樁,僅一個充電樁前停了一輛私家車,其余充電樁前的停車位均是無車狀態(tài)。記者發(fā)現(xiàn),這唯一一輛停在充電位上的車其實也不是新能源車,而是普通的汽油動力汽車。
按照充電樁的指示,面板上綠燈亮表示充電樁處于可用狀態(tài),紅燈亮則為故障。在五個充電樁中,僅有兩個亮著綠燈,另外3個則是亮著紅燈,面板上的液晶屏提示“本充電樁系故障狀態(tài)”。
經(jīng)常在該停車場停車的市民高先生表示,從未見過新能源車到此處來充電;停車場的保安也證實,平時幾乎沒有新能源車來充電。記者向保安室一名中年男子詢問充電是否要收費,該保安表示是免費的,只要把電線連上充電樁即可,但記者隨后詢問:“為何充電樁面板上寫充電前需刷卡?要刷的是什么卡?”保安卻無法回答,稱不清楚具體操作。
“僵尸充電樁”四年未拆
●地點:華石路宜家商場旁
徐匯區(qū)宜家商場旁的華石路人行道上的4個電動汽車充電樁非常引人注目,為了配合市民使用充電樁,路政部門在馬路上劃出了4個停車位,并設(shè)置了“充電專用車位嚴禁其他車輛停放”的標識。
然而,市民林先生在這個充電樁上“吃過藥”。上個月,林先生駕車到附近辦事,本想把車停在充電車位上充電,誰知把電線拖到充電樁前準備連接時,才發(fā)現(xiàn)充電樁根本沒有充電功能,僅是一個外殼而已。
附近居民表示,這4個“僵尸充電樁”是2010年世博會時安裝的,之后就斷電了,內(nèi)部機電設(shè)備也被掏空了,徒有一個空殼,至今已四年了?!拔覐臎]見有新能源車來這充過電,但這4個充電樁卻白白占去了四個停車位。由于有禁停標識,非新能源車停在這里是要吃罰單的?!?/p>
記者注意到,由于許久不用,“僵尸充電樁”上已經(jīng)積了厚厚一層灰,一些塑料配件經(jīng)日曬雨淋已老化,甚至還有小廣告粘貼在充電樁上。
高調(diào)開通后就沒動靜了
●地點:中山東一路32號半島酒店
半島酒店的地下一層停車場安裝有3個免費的充電樁。柔和的天花板燈光、流線型的充電樁外觀、專用的車位護欄、印有文字說明的塑膠地面充電位,仿佛無聲地宣告——這是一個高端新能源車充電場所。但是,記者在充電位旁逗留許久,始終沒有見到有車前來充電。干凈潔白的塑膠充電位上,幾乎看不出車輪的痕跡。
保安介紹,這3個充電樁系今年10月安裝完畢的,當時還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開通儀式,但之后就沒啥動靜了,“平時幾乎沒見過有車來這里充電”。
充電包月費1000元太貴
●地點:吳淞路130號
在吳淞路130號上海城投控股大廈地下停車庫的一角,5個充電樁一字排開,外殼上的LED燈散發(fā)著淡淡的藍光,煞是好看。不過,充電樁前劃出的專用停車位上,卻一輛車也沒有,偌大的空間,讓充電樁顯得很孤獨。
停車場保安表示,雖然偶爾會有新能源車進入停車場停車,但幾乎沒有車主選擇在此處充電,原因是費用較高?!霸谶@里充電是包月的,每個月要1000多元。說實話,花這點錢包月去充電,還不如選擇加油,價錢差不多還更方便?!?/p>
去充電吃“閉門羹”
●地點:滬太路1899號
為了幫助新能源車車主迅速找到附近的公共充電樁,本市首個公共充電樁搜索軟件“車易充”于本月初正式發(fā)布,這個APP應(yīng)用程序可以直接下載安裝在手機或平板電腦里。軟件數(shù)據(jù)顯示,滬太路1899號有5個免費充電樁,但記者發(fā)現(xiàn)此處僅是一個綜合客運交通樞紐站。
記者從滬太路1899號入口進入地下車庫,卻被保安告知,若要充電需走江場西路出入口。記者隨后改走江場西路出入口進入地下車庫,又被保安告知,此處的確有充電樁,但不對外開放。
記者看到,這些不對外開放的充電樁前停滿了新能源車。據(jù)保安稱,這些車是某家企業(yè)供客戶試用的,而且由于充電樁的充電費用較高,平時只能從室內(nèi)拉出拖線板給車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