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浪微博某網友的實拍照片,以一汽純電動客車在沈陽的推廣為例,原定采購的20臺客車,卻因各種問題無法正常行駛,而在規(guī)定線路行駛的大型純電

來自新浪微博某網友的實拍照片,以一汽純電動客車在沈陽的推廣為例,原定采購的20臺客車,卻因各種問題無法正常行駛,而在規(guī)定線路行駛的大型純電動客車,已然不到10臺。福工動力副總經理洪思明就此表示,在經歷了2013年的補貼空檔期之后,新能源客車行業(yè)無疑在回歸理性。僅今年上半年,福工動力就陸續(xù)接到了國內十余個城市和來自部分國外市場的合作橄欖枝。以國內為例,部分城市已不得不面對大型純電動公交推廣的嚴重問題。雖然獲得了相應的政府補貼,但運營和維保帶來的困惑,已讓他們無法承受。

新能源強調運維理性回歸

據電車匯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混合動力車銷售已達到856萬輛,而純電動車累計才25萬輛,連零頭都不及。據The Auto Channel網站報道,美國市場去年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高達38.1%,成為拉動車市增長的一匹“黑馬”,其中豐田以69.36%的份額毫無懸念地占據混動市場的絕對優(yōu)勢。豐田汽車去年的混合動力車銷量超過130萬輛。在歐美市場,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消費者也已經能接受混合動力汽車。而截止2013年,國內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僅為1.7萬輛,普及程度和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還有極大的距離。

固然,乘用車與客車市場存在巨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良好的性價比與穩(wěn)定性定是成就產品市場化的核心原則。

5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下發(fā)《關于推廣應用節(jié)能和新能源等環(huán)保型公交車的實施意見》,旗幟鮮明地提出:現階段,市中心區(qū)以油電混合車型為主、電電混合等新能源車型為重要組成、其它環(huán)保車型為補充。這是中國首個省市明確提出主推油電混合動力,對于市場、政策、行業(yè)等諸多層面,都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

與此同時,在剛剛閉幕的2014北京國際道路運輸車輛展上,純電動車不只是10米以上的,更多企業(yè)都推出了6~8米的中小型電動客車。重慶大學教授王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對這一現象表示了肯定?!澳壳?,全世界都出現了公共交通電動化的趨勢。但與國內動不動12米的純電動車不同,歐洲的電動化趨勢是由小到大。從能源效率、技術水平和商業(yè)價值來說,中小型電動客車更適合在當下推廣。” 王健直言,這是我國公交電動化技術路線“大冒進”之后的理性回歸。

根據2013年9月,財政部發(fā)布了四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繼續(x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在這一輪的補貼政策中,非插電式混動車被排除在外,但新增加了對6~8米、8~10米純電動客車車型的補貼,補貼標準分別為30萬元/輛、40萬元/輛。

另據宇通客車產品規(guī)劃部輕型車產品線產品經理劉軍瑞透露,6~8米純電動車如果以全新的電動思維來做,極有可能撕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口子。

“純電動客車之所以推廣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配套充換電設施不完善。在新一輪90余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中,有能力投資修建大型充換電設施的城市并 不多,只有北上廣深少數幾個大城市可以實現?!眲④娙鹫f,“而且即使能建成,其充電供應能力也是有限的。而電池數量少,充電較快的6~8米電動客車卻有條件打破充電站投資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的束縛?!?

另據電車匯粗略核算,較10米以上純電動客車,6-8米純電動客車能夠在確保同等續(xù)駛里程的前提下,裝電量縮減至少三分之一,單從成本考慮就下降了不少,且國家補貼僅比10米以上純電動公交減少十萬元,成本和收益頓時有了核算標準。

與此同時,6~8米客車在團體公務用車和鄉(xiāng)鎮(zhèn)公交中均有著非常不錯的應用,在區(qū)域道路微循環(huán)網絡中有優(yōu)勢,比如都市里社區(qū)與地鐵站之間的接駁車,賣場免費接送用車等。

不過,王健強調,要真正以全新的電動化思維去做電動車,而非簡單替換。“很多車企做電動車,就是把發(fā)動機去掉,裝上電池,把電池、電機、電控割裂開來做,純粹為了電動而電動。”

[責任編輯:梁小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純電動車
鋰離子電池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