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在本次限牌政策修訂時,預設了新能源車總量調控條款,“交通部門可以依據(jù)新能源車推廣應用情況,假如它發(fā)展到加重城市擁堵時,進行增量指標的控制。目前狀態(tài)下,我們還是以鼓勵推廣為主?!焙贾菔薪煌ㄟ\輸局調控處副處長金琳說。
而其他限牌城市對新能源車也不是無限制放開,廣州一年限額1.2萬個、天津限1萬個、深圳限2萬個。
這樣一條限制性預設條款,對于進軍新能源車租賃市場的企業(yè)來說肯定是非利好消息,這意味著新能源車隨時可能被限。不過,這反倒刺激企業(yè)未雨綢繆起來,促進了新能源車的短時推廣。
浙江在線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新能源車細則發(fā)布后,左中右公司就向相關部門申請了兩、三千個新能源車指標,加快市場布局。
而去年傳出某知名臺企入股汽車經銷商、收購浙江汽車制造廠的消息,現(xiàn)在也有了眉目。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家臺灣企業(yè)即將進入杭州新能源車租賃市場,將會在杭州各小區(qū)、寫字樓布局新能源車分時租賃點,租賃方式與公共自行車相類似,“本次投入的新能源車數(shù)量在5000輛左右”。
新能源車要限制的細則剛剛發(fā)布,就為杭州新能源車市場帶來了七、八千輛的增量。由于搖號難、競價貴,不少無車一族愿意租賃新能源車作為過渡使用,活躍了杭州新能源車租賃市場。
不過,新能源車在個人購買市場的表現(xiàn)仍不見起色。
專家:新能源車受限有必要
活躍租賃市場很好但要把握度
對于新能源車細則的發(fā)布,浙江工業(yè)大學教授、交通專家吳偉強是持支持態(tài)度的,“早在去年限牌政策第一次制定時,我就建議對新能源車加以控制?!?/p>
吳偉強認為,如果不限制新能源車,那么限牌的目的和手段就是相矛盾的。限牌是為了治氣、治堵、為交通建設贏取時間,新能源車零排放是能治氣,但是卻增添了擁堵。同時,市民對于新能源車的認同度不高,新能源車優(yōu)惠條件下最終得利的只是某幾家企業(yè),不符合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而即使現(xiàn)在已經出了新能源車限制的預設條款,由于沒有明確限制時間、數(shù)量,在操作性上還是有缺失的。
而對于新政細則帶來的變化,吳偉強認為是必然的,“不僅僅是新能源車限制,整個限牌政策都會刺激潛在需求,讓人將遠期規(guī)劃轉化、提前到現(xiàn)在進行。”
不過,所幸新能源車進入租賃市場的這一變化結果并不壞。吳偉強表示,紐約市出租車只有2萬輛,但是可供市民租賃的汽車有20萬輛,大大滿足了出行需求。而杭州目前的傳統(tǒng)租賃市場相對比較落后,培育新能源車加入租賃市場,是一個好的發(fā)展方向。
“不過,發(fā)展新能源車租賃要把握好尺度、效果,我們更應該關心新能源車租賃是否能獲得大眾認可、是否能減少私家車出行、是否能滿足公共出行等問題上,而不是把目光盯在如何擴大市場規(guī)模上?!眳莻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