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即便消費者幸運的擁有了自己的固定車位,安裝個人充電樁仍然很麻煩,他們需要和車廠一起去協調物業(yè),供電局,電網公司等等,來獲得安裝個人充電樁的許可。而這其中,很多物業(yè)公司要不然就是直接的不同意,要不然就是各種拖沓,使得安裝個人充電樁成了一個耗體力精力卻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成功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一套別墅,可以便利的自己在車庫里頭想裝什么就裝什么。
雖然現在電動汽車可以使用家用插座來充電,但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住在1,2層,停車位正好在家窗戶下面。家用插座充電也不是非常安全,并且充電速度非常的慢,比如比亞迪e6,全部充滿要10多個小時。
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著手制定針對物業(yè)公司的一些安裝充電樁政策。北京開始和一些小區(qū)合作,試點建設示范充電樁。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安裝個人充電樁會是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
有限的電池續(xù)航里程
目前國際上的暢銷車型,除了昂貴的特斯拉Model S將近5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其他價格比較親民的純電動汽車比如日產Leaf,大眾Golf等,里程數大概都在150公里左右。而在國內,除了e6的續(xù)航里程有300公里,其他的純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均在130-200公里左右。
考慮到目前的鋰電池成本,我們很難奢望在保證價格親民的條件下,讓純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達到400公里甚至更多,來和傳統(tǒng)燃油車競爭。而即便是將來達到了400公里,充電時間以及充電樁建設,也會讓消費者依然有續(xù)航焦慮癥。
所以對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需要仔細考慮自己是不是屬于那6成里面的電動汽車目標客戶,或者購買更加昂貴但有續(xù)航保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屈指可數的電動汽車型號
在國家的電動汽車彎道超車戰(zhàn)略大背景下,目前國家補貼的電動汽車都是國產車或合資車。這意味著國內消費者可以選擇的電動汽車車型遠遠少于歐美的消費者。而地方的一些措施使得消費者可供選擇的車型更加之少。例如在北京,僅有7款電動汽車在地方補貼的目錄里,并且排除了在國家補貼目錄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而在上海,也只有13款電動汽車可以選擇。這些獲得補貼的車型無論從內飾,外飾,動力總成及價格來說,都略有不足。
發(fā)展電動汽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