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頻認為,分時租賃模式是現(xiàn)階段非常適合新能源車推廣的一種模式,這樣可以降低消費者接觸新能源車的門檻,由于是租賃車輛,消費者也不必考慮日后維修保養(yǎng)的費用。通過分時租賃的模式,廠商達到了推廣產(chǎn)品的效果,而消費者則切實地使用了新能源車,從中得到了實惠。
另一方面,除了在上海已積極布局12家新能源汽車4S經(jīng)銷店之外,上汽新能源汽車將馬上“觸網(wǎng)”——在3月28日正式上線的上汽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網(wǎng)”中,新能源汽車銷售進行對接。
此外,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徐維翰向記者透露,目前高瞻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充電樁建設已經(jīng)逐漸鋪開,2014年充電樁建成數(shù)量預計將達五位數(shù)。據(jù)稱,高瞻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的占有率在70%左右,其中上汽產(chǎn)品占比近80%。經(jīng)銷商在充電樁建設上的突破將直接對榮威E50等產(chǎn)品的銷售產(chǎn)生拉升作用。
虎視眈眈
在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顯然不是“急躁”的企業(yè)。在比亞迪、奇瑞甚至眾泰等廠家紛紛搶閘推出旗下電動車之時,上汽仍在穩(wěn)穩(wěn)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產(chǎn)品規(guī)劃、核心零部件供應鏈打造乃至看似乏味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
然而,競爭對手早已虎視眈眈。比亞迪“秦”與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去年廣州車展同日亮相,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對“冤家”。與上汽550強混2000輛的銷售目標相比,比亞迪的胃口明顯大了不是一個級別。
比亞迪(002594.SZ)于3月24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預計2014年新能源汽車將獲得快速增長。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集團的“秦”雙模電動車上市后,每月訂單逾2000輛,反應熱烈,但目前的產(chǎn)能仍未能追上,稍后才能提升至每月2000輛的水平,預計今年可售出1.5萬輛“秦”,而e6及K9則可共售出5000輛。同時,新車款“唐”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更為重要的是,比亞迪在叩開上海地方政府大門之后,獲得了與上汽集團產(chǎn)品一致的補貼力度。
對比之下,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的售價為24.88萬元和25.98萬元,而比亞迪“秦”兩款車型的售價則為18.98萬元和20.98萬元,兩者在獲得同樣的6.3萬元的補貼之后,“秦”的最低售價將不到13萬元,如果算上免費牌照,“秦”的吸引力無疑將進一步增強。
上汽曾預估到2015年,上汽新能源車國內(nèi)市場占有率將力爭達到20%左右。不過目前看來,在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之下,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