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全球董事長雷瑟夫博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屢次提及BMW i系列,可見這是他的心頭好,BMW i代表著寶馬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

寶馬集團全球董事長雷瑟夫博士

在2014年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寶馬集團帶來了眾多全新量產車型,包括數款全球和歐洲首發(fā)車型,例如兼具動感風范和空間實用性的全新BMW 2系Active Tourer,以及攜兩款車型BMW i3與BMW i8亮相的BMW i品牌。3月5日,寶馬集團全球董事長雷瑟夫博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屢次提及BMW i系列,可見這是他的心頭好,BMW i代表著寶馬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

否定“惟銷量”論

問:我看到寶馬2013年在全球和中國的數據,并做了仔細的對比。寶馬品牌在中國銷量比奧迪少,但是在全球銷量比奧迪多,實際上寶馬和奧迪在中國的競爭已經非常膠著。請問寶馬從2014年開始,或者更長的一段時間,針對全球和中國市場,有哪些不同的競爭策略?

雷瑟夫:2014年對寶馬來說開局很好。今年前兩個月,BMW品牌取得9%的增長;寶馬集團包含BMW和MINI品牌,取得6.5%的增長。我們在未來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保持創(chuàng)新性,而創(chuàng)新性很重要的一個體現就在技術上,如BMW i3、i8產品。我們希望在未來技術上建立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在全球,BMW品牌銷量超過奧迪約8萬輛,比奔馳多19萬輛。我們認為,豪華車銷售的數量固然重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作為豪華車品牌要保持比較好的價格穩(wěn)定性。

另外,在未來再做銷量對比,也許不能只看BMW品牌的銷售數字。比如,奧迪有A1這樣的產品,但BMW品牌里沒有直接和A1對應的車型,我們的產品陣列中和A1相對應的是MINI品牌。如果要比較,應該用BMW和MINI品牌的銷量與奧迪做比較,這樣可比性更準確。在全球一些市場,我們已經決定不會為了銷量而不惜一切代價,即使銷量落后,也不能犧牲對豪華車品牌最重要的穩(wěn)定價格。

問:請您評價一下寶馬在中國2013年的表現。

雷瑟夫:我對2013年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運轉非常滿意,2013年很成功。這種滿意也適用于(寶馬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安格先生以及他的中國團隊。

問:對于今年中國市場的部署是怎樣的?您是如何看待現在的豪華車市場環(huán)境?

雷瑟夫:我認為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整體發(fā)展不錯,今年會持續(xù)增長。在未來,我們在中國會不斷引入新的細分市場的產品。對于豪華車市場的發(fā)展,以德國為例,寶馬、奔馳和奧迪占據所有汽車銷售的30%,這就表明豪華車在整個汽車市場可能的發(fā)展?jié)摿?。所以對于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發(fā)展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技術不斷突圍

問:從高檔車市場看,BMW過去多年采用的多車型戰(zhàn)略,現在被很多競爭對手復制。寶馬是否還有其他區(qū)別于競爭對手的更多高招“克敵制勝”?

雷瑟夫:寶馬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細分市場,比如1999年推出X5,以及后來X1的成功,這些都開辟了全新的細分市場。這次日內瓦車展上我們又推出全新BMW 2系運動旅行車。

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1999年X5上市,我們的銷售人員預計每年能賣出5萬輛,實際情況是每年賣了10萬輛。推出X1的時候,銷售人員預計一年能賣10萬輛,現在的情況是一年賣到15萬輛。我們不斷推出細分市場的新產品,競爭對手跟隨的腳步也越來越緊,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不斷地推出新技術,讓我們有別于競爭對手。BMW i3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于人口集中的大都市,比如在北京、上海、倫敦、紐約,開一輛BMW i3,既沒有排放污染也沒有噪音污染,這樣一種創(chuàng)新的產品非常有意義。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寶馬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