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卡瑟表示:“電動汽車的成本大部分仍集中在電池組。當然,特斯拉也意識到,自己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通過改善鋰電池來降低成本,但戴森認為利用固態(tài)鋰電池可更快地完成這一轉變。”

戴森

如今電動車行業(yè)早已不只是特斯拉獨擅其美,像沃爾沃這種傳統(tǒng)汽車商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型。

即將在群狼環(huán)伺的電動汽車市場成為競爭對手的特斯拉和戴森,都將在亞洲破土動工,事實就是如此。上個月,在上海郊區(qū)一個泥濘的河邊場地上,工人、記者和政府官員冒雨見證了特斯拉首個海外工廠的破土動工。與此同時,戴森正于新加坡熱帶地區(qū)的一個未知地點修建工廠,用于生產這家英國真空吸塵器制造商的首批電動汽車。

乍一看,戴森的首個電動汽車生產廠選址可謂是十分奇怪。新加坡是全球汽車持有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該國政府負責發(fā)放車輛牌照的陸路交通管理局打算實現(xiàn)其汽車保有量的零增長。此外,當戴森的電動汽車完成生產,進入新加坡市場時,它們得不到該國本土市場的強有力支撐。

而且新加坡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這類鄰近國家更高。新加坡人力部的數(shù)據顯示,2017年電子設備組裝工人的平均月薪為2090新加坡元(約合1548美元)。中國人社部的數(shù)據顯示,從事同樣的工作,中國勞工的平均月薪為5645元(約合840美元)。

對于特斯拉來說,廉價的勞動力只不過是在中國建廠諸多明顯的優(yōu)勢之一,而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當前所有的車型都產自于美國,因此車輛在出口至中國時需要繳納高額的關稅。在貿易戰(zhàn)于去年夏天開始之前,中國的汽車進口稅為25%??紤]到運輸成本,特斯拉估計,車輛進口成本要高出本地產車輛60%。

貝恩咨詢公司上海辦事處的一位合伙人雷·曾說:“我們都知道,特斯拉過去兩年中在利潤和現(xiàn)金流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美國市場的增速也在放緩。在全球市場擴張十分重要,而且中國也是主要的參與者。特斯拉不得不尋找一個比進口更加劃算的業(yè)務模式。”

特斯拉在最近的業(yè)績報告中不僅提到了上海大型工廠的建造,同時還指出:“如果要具備向該地區(qū)客戶提供真正平價Model 3的能力,本土制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钡@家高科技制造商直到去年才開始關注在中國生產汽車這一選項。

中國政府1994年便提出要求,外國汽車制造商如要在中國生產汽車,則必須與中國本土企業(yè)設立合資企業(yè)。這意味著外國公司必須與本土競爭對手分享技術。直到去年,中國政府才表示將在2022年,或者甚至在此之前,在電動汽車制造領域取消這一長達數(shù)十年的禁令。特斯拉將成為第一家在中國本土成立獨資企業(yè)的外國汽車公司。

中國官方并沒有表示特斯拉是否會因在上海開設其50億美元的巨型工廠而獲得補貼或稅收優(yōu)惠政策,但中國對特斯拉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在上海特斯拉的巨型工廠破土動工的第二天,特斯拉的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了會面。當馬斯克說他熱愛中國時,李克強總理為這位激進的企業(yè)家亮了令人垂涎的綠燈:“我們希望你們能夠站穩(wěn)腳跟,并拓展市場?!崩羁藦妼︸R斯克說道。

有力的舉措

借助上海工廠,特斯拉將有更大的機會來接觸中國龐大的汽車生態(tài)系統(tǒng)。當前,松下是特斯拉的獨家電池供應商,而特斯拉用其生產的電池來制造電池組。電池是電動汽車最昂貴的組件之一,而且特斯拉的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曾經表示,特斯拉正謀求為其新上海工廠尋找一家新的電池供應商。

今年1月,路透社報道稱,特斯拉已經與天津力神電池簽署了初步協(xié)議,后者是一家生產鋰電池的國營企業(yè),其生產廠離特斯拉新上海工廠約有1小時的車程。特斯拉否認簽署過任何協(xié)議,但表示收到過報價。

貝恩咨詢公司新加坡辦事處的戴爾·哈德卡瑟認為戴森將依靠其自身的電池組來實現(xiàn)自身與市場對手的差異化。大多數(shù)像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使用鋰電池,也就是將固態(tài)鋰電極浸泡在電解質溶液中。哈德卡瑟認為戴森會傾向于選擇“固態(tài)”電池。

哈德卡瑟表示:“電動汽車的成本大部分仍集中在電池組。當然,特斯拉也意識到,自己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通過改善鋰電池來降低成本,但戴森認為利用固態(tài)鋰電池可更快地完成這一轉變。”

固態(tài)電池使用金屬或玻璃這樣的固態(tài)導體取代傳統(tǒng)液態(tài)電解液。從理論上來說,相較于鋰電池標準,固態(tài)電池可以儲存更多能量,充電速度更快,而且更耐用。此外,固態(tài)電池更加安全,因為固態(tài)導體不會像電解液那樣升溫,但找到一種可用于這種電池的固態(tài)材料并不是件容易事。

戴森已承諾向其電動汽車項目投資25億英鎊(約合32.2億美元),其中10億英鎊將僅用于開發(fā)電池組。2015年,戴森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約合5800萬英鎊)購買了基于密歇根州的固態(tài)電池開發(fā)商Sakti3,而就在收購發(fā)生7個月之前,戴森曾向公司提供了1500萬美元的初步投資。然而,2017年4月,戴森放棄了它從Sakti3購買的專利,然后于去年9月注銷了在該公司4900萬英鎊的投資,引發(fā)了業(yè)界有關戴森將放棄其固態(tài)電池項目的猜測。

然而,在注銷這筆投資一個月前,戴森為一項技術申請了專利。按照申請材料的說法,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簡單、快速和低成本的固態(tài)電池制造方式?!痹谌ツ甑牟稍L中,戴森稱其公司正在開發(fā)兩種固態(tài)電池,其中一種可能將用于其真空吸塵器,另一種則用于新車?!敦敻弧冯s志曾問及其電動汽車是否會使用固態(tài)電池,但并未收到公司的回應。

戴森稱,公司每年生產的電池已經達到了1億塊。但哈德卡瑟稱,公司對于這些電池的生產地“守口如瓶”。戴森此前表示,其電動汽車的生產地將與其電池生產地保持一致,這也就意味著公司的電池產自于新加坡。

重大優(yōu)惠

多年來,戴森一直在鞏固其新加坡業(yè)務。公司在新加坡聘請了1100多名員工,包括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羅萬。公司于2017年在新加坡科技園開設了一家新研究中心,并在上月將其總部搬到了新加坡。戴森真空吸塵器所使用的電機自從2013年以來便一直由新加坡生產,該公司的另一家生產廠位于菲律賓,其主要的制造設施位于馬來西亞。這個知名的英國品牌自2003年以來就把生產業(yè)務放到了英國之外的地區(qū)。

新加坡國立大學MBA項目學術主任尼丁·盤加卡稱,新加坡十分希望將自身打造為高端制造商,而戴森的汽車工廠與這個計劃可謂是一拍即合。因此盤加卡猜測,為了將戴森吸引至自家地盤,新加坡祭出了稅收減免大旗,也有可能給出了地價折扣。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
固態(tài)電池
電池網
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