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部委重點培育對象,受到國家高層領導親睞**
2013年全年汽車銷量2198.41萬輛,同比增13.8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同比增37.9%,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不足1‰。
國內霧霾現(xiàn)象的日趨嚴重,空氣治理及防治已迫在眉睫,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新能源汽車將成未來發(fā)展趨勢,今年初以來,財政部聯(lián)合多部委,已出臺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名單》、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機制等相關政策。
萬向已堅持十五年的發(fā)展電動汽車技術路線遇到了“好時機”,另外,墨柯還表示,萬向雖是民企,但是國家部委重點培育的對象,擁有多方面的資源。
大智慧通訊社梳理近三屆國家領導人的訪美情況發(fā)現(xiàn),萬向是一家比較受到國家高層領導青睞的企業(yè)。
(1)2002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曾參觀了芝加哥的萬向美國公司,并對當時的萬向美國的總裁倪頻說過一句讓業(yè)界指引仍記憶猶新的話--“悶聲不響發(fā)大財?!?
(2)2011年,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曾邀請了萬向集團主席魯冠球、聯(lián)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以及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敏等四名企業(yè)家訪美,與美總統(tǒng)奧巴馬面對面對話,也實地參觀了萬向美國公司。
(3)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美的時,新浪財經(jīng)等媒體曾有報道稱,傳言萬向董事長魯冠球獲邀請訪美,期間習近平極有可能訪問萬向美國公司。
不過,萬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萬向錢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稱,董事長(魯冠球)目前未受邀隨主席訪美,但習近平主席在中美經(jīng)貿合作論壇開幕式的演講中表示,仍然強調了中美兩國需拓展合作領域,培育新的經(jīng)貿增長點,希望加快推動在清潔能源、信息技術等新興領域開展合作。
**特斯拉汽車在國內市場或將遇到“真正對手”**
首先,菲斯克(Fisker)與特斯拉汽車是老對手。以前菲斯克輝煌的時候,Roadster的銷量遠比不上菲斯科的Karma,菲斯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Karma的設計會對那些需要長途駕駛的消費者比Roadster更具吸引力。
其次,菲斯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Karma也是豪華車行列,其在美國市場最早的銷價在12萬美元左右,與特斯拉的Roadster的客戶群定位相近。
現(xiàn)在,據(jù)萬向提交給美國法院的關于振興菲斯克的一攬子《復興方案》,公司計劃首先在2014年4月左右恢復已停產(chǎn)18個月的Karma在芬蘭代工廠Valmet的生產(chǎn),后逐漸將生產(chǎn)從芬蘭轉移到合作伙伴VL(VL Automotive)汽車在美國密歇根的工廠。
另外,萬向和VL公司計劃重新建立菲斯科汽車的全球銷售網(wǎng)絡,目標是初期每年在歐洲銷售500輛以上的Karma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恢復生產(chǎn)的一年半時間內在美國銷售超過1000輛插電式Karma和汽油版Destino。
最重要的是,萬向還將利用其在中國的新能源專用車的資質以及齊全的零部件配套,全力開拓中國和亞洲市場。
此前有媒體報道,針對5500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33億人民幣)的初始投標價,萬向董事長魯冠球公開回應,若競拍價過高將將退出菲斯科的競拍,而不影響萬向的“造車夢”,且公司已進入特斯拉汽車的供應鏈,未來深化與特斯拉的關系。
現(xiàn)在,萬向競購菲斯克(Fisker)成功了,雙方的關系或將由原本走向合作的關系,而轉變成未來的競爭關系,魯冠球或將打造出一個中國的“特斯拉”出來。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萬向能成功競購菲斯克(Fisker),也并非僅因出價遠超預期的因素,若從萬向集團在美國市場的30年的風雨歷程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萬向走進美國大事記**
(1)1984年,魯冠球把萬向節(jié)賣到了美國,這是中國汽車零部件首次進入“汽車王國”;
(2)1986年,杭州萬向節(jié)廠被國務院確定為萬向節(jié)出口基地,擁有自營進出口權;
(3)1992年前后,魯冠球開始籌劃在美國建立營銷公司,前期準備工作用了近兩年,1994年,外經(jīng)貿部正式批準成立萬向美國公司;
(4)1995年銷售額350萬美元,1997年突破2000萬美元,1999年突破4500萬美元;
(5)從1996年起,集團下屬萬向錢潮公司和萬向美國公司,分別作為制造商和經(jīng)銷商,同時進行了QS9000認證達標,萬向錢潮公司和萬向美國公司分別于1998年初通過UL公司的QS9000認證。
(6)2001年斥資購買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生產(chǎn)制動器的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21%的股份;
(7)2002年,萬向美國收購美國上市公司UAI,成為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案;
(8)2003年,收購美國一家“百年老店”、翼形萬向節(jié)傳動軸的發(fā)明者和全球最大的一級供應商--洛克福特(Rockford)公司,以33.5%的股權成為洛克福特的第一大股東;
(9)2006年,萬向曾經(jīng)在競購美國環(huán)球控制系統(tǒng)公司(Global Steering Systems)時敗于一家位于紐約的私募基金,但至2009年,萬向集團最終成功收購了這家公司;
(10)2007年,并購全球最大的傳動系統(tǒng)零件制造商DANA;
(11)2008年,萬向美國收購美國福特蒙洛工廠;
(12)2009年,收購美國維修市場汽車加熱器和汽車水箱第一大供應商Vista-Pro公司;
(13)2010年,公司突破20億美元銷售額,完成對T-D公司的收購,新增年產(chǎn)200萬支傳動軸、450萬支等速驅動軸產(chǎn)能。
(14)2011年,萬向集團旗下萬向電動車,與美國電池供應商Ener1成立合資公司--浙江萬向Ener1動力系統(tǒng)公司;
(15)2012年,收購美國A123系統(tǒng)公司;
(16)2013年,完成了對以剎車零件為核心業(yè)務的國際汽車零部件廠商--美國BPI公司的整體收購;
(17)2014年成功收購美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品牌菲斯克(Fisker)。
本文作者在此要特別感謝,行業(yè)內多位知名人士的幫助,以及浙商網(wǎng)、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網(wǎng)等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