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企業(yè)正在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相對于目前主流的改良西門子法,能有效提高產品品質并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流化床法(FBR)成為企業(yè)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國企業(yè)保利協(xié)鑫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套3000噸流化床項目已經投產,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實現(xiàn)2.5萬噸的產能。
國外掌握該技術的企業(yè)除了自己生產外,也正在尋求與我國多晶硅企業(yè)合作,通過技術轉讓等方式合資建廠?!吨袊娮訄蟆酚浾吡私獾?,陜西天宏已與美國REC公司設立了2萬噸產能的合資公司,預計于2016年達產;2家四川企業(yè)和1家甘肅企業(yè)也正在與掌握該技術的美國MEMC公司進行洽談。
“未來還是流化床法占絕對優(yōu)勢,部分能耗、物耗相對高的改良西門子法項目會在幾年內逐步退出?!睆垶楦嬖V記者,“流化床法將占據多晶硅生產的半壁江山?!?nbsp;
流化床技術是多晶硅產業(yè)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仍需理性看待這一技術,避免重蹈2006年到2007年間國內企業(yè)一哄而上投資改良西門子法的覆轍。對于想要借外力上馬這一項目的國內企業(yè),中國光伏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四點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流化床生產控制較為復雜,除了掌握全套生產工藝外,還需要富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二是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生產規(guī)模較小時安全相對可控,但是規(guī)模一旦達到萬噸級別,其安全隱患也將呈幾何級數(shù)放大;三是生產成本能否達到預期尚不可知。根據目前REC公司所披露的財報信息,其生產成本仍在18美元/千克(不含銷售等3項費用),而在2年后成本降至10美元/千克,跨度著實不小;四是專利問題,目前流化床法的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MEMC、REC和德國瓦克等手中,欲與其合作需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記者也了解到,雖然陜西天宏與美國REC公司以分別占據51%和49%股份的形式合資建廠,但實際上已經支付給對方1億美元的技術轉讓費用。
“打算合資上馬流化床項目的國內企業(yè),對合作伙伴一定要多個心眼,千萬別讓對方忽悠了!”張為的說法更為直接。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企業(yè)正在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相對于目前主流的改良西門子法,能有效提高產品品質并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流化床法(FBR)成為企業(yè)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