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6年門檻還沒到一個月,就收到了全國九成國土“速凍”的消息,北京地區(qū)也著實冷了一把。與凍得不敢出手的天氣相比,電動汽車市場異常火爆,廣大民眾也想伸手一試。那么,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除了參考款式、價格等主要指標外,能否甩掉充電煩惱也需要考慮在內。
以北京為例,本報羅列2016年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的熱點,讓廣大車主和預備車主輕松出行。
不搖號
在北京市內出行,最讓人頭疼的是堵車,最折磨人的是搖號。這些似乎對新能源汽車作用很小。
近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近日發(fā)布通知:自2016年起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向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直接配置,不再進行搖號。按照申請時間先后排序,如果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人數超過6萬,超過部分按照申請時間順序輪候,在下一年度優(yōu)先配置。
繼出行不限號之后,北京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搖號政策,這使得在北京給新能源汽車上牌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反觀傳統燃油車,不到1%的中簽率以及尾號限行、單雙號限行等管制,顯然,民眾選擇新能源汽車會輕松許多。
此外,提醒廣大預備車主,進入北京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的車型全部為電動汽車,除了北汽EV200、比亞迪e6等國內品牌外,特斯拉、寶馬i3電動版也在其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頒布的充電新國標對電動汽車和充電樁都提出了軟件升級的要求。對于在2016年之后購買電動汽車的車主,請注意車的系統版本以及車與充電樁的匹配問題;對于在此之前夠買的車主,請到4S店進行系統升級,同時留意經常出行路段充電樁的系統升級狀況。
在充電樁改造升級方面,北京市科委發(fā)布的消息稱,截至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北京社會公用領域不少于5000根充電樁的升級改造,解決車樁不兼容造成的充電難題。
進社區(qū)
買了車,自用充電樁的安裝也是一個難事。物業(yè)小區(qū)、停車位這兩只“攔路虎”,讓有意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打消念頭。
盡管北京市呈現“車樁兩旺”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是隨著2016年不限行等各項利好政策的落實,現有的充電樁數量可能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需求。
日前,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表示,北京自用充電樁建設將逐步順暢。這意味著,2016年北京市的“打虎”行動將逐漸增多。
1月18日,北京市啟動“電動社區(qū)”行動計劃,將遴選500家社區(qū)率先實現電源條件到位,并在無充電樁安裝條件社區(qū)率先投放500臺移動充電車,其投放范圍覆蓋北京16區(qū)中的老舊小區(qū)、保障房小區(qū)、大型居住社區(qū)等各類社區(qū)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