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一次電視采訪中,當特斯拉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埃倫·穆斯克(Elon Musk)聽到彭博社的一位記者將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42.16,0.00,0.00%)稱作是特斯拉的競爭對手時,他三次笑了起來?!澳憧催^他們的汽車嗎?”穆斯克忍俊不禁地反問這位記者?!拔矣X得他們還沒有做出一款偉大的產(chǎn)品,”這位億萬富豪企業(yè)家整理了一下思路說,“(他們的)技術并不是非常強大?!?
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汽車公司起初是一家電池制造商,2003年開始進入汽車行業(yè)。2008年,這家鮮為人知的公司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億萬富翁投資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支持,巴菲特通過集團下屬的一家子公司,以18億港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家香港上市汽車制造商9.9%的股份。盡管2010年由于盈利能力停滯不前,比亞迪的股價出現(xiàn)暴跌,但身體力行“價值投資”的巴菲特卻連一股都沒有拋售。
除了低價的燃油車外,2011年比亞迪公司也推出了第一款純電動汽車E6,深圳市用這款車組建了中國最大的電動出租車車隊。2013年底,比亞迪又推出了秦系列,這是一款以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的王朝來命名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今年1月至4月,比亞迪共售出了3,000多輛秦系列轎車,公司希望到2014年底之前能再售出20,000輛。
但盡管如此,穆斯克對比亞迪的印象并沒有多少改變。目前,特斯拉公司已經(jīng)將9輛Model S型電動汽車交付到中國客戶手中,據(jù)報道在上個月短暫造訪中國期間,穆斯克接受一家中文雜志采訪時表示,光從比亞迪汽車的照片來看,他覺得“汽車看起來不怎么樣”。
但問題在于,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舉辦年度股東大會期間,一直身為巴菲特私人聚會??偷谋葋喌瞎靖吖軅儯瑢τ谧约旱募夹g再有信心不過了。該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王傳福曾經(jīng)告訴投資者,比亞迪可以“分分鐘”造出特斯拉那樣的汽車;在最近接受CKGSB Knowledge采訪時,比亞迪高級副總裁李珂表示,特斯拉是業(yè)界明星,而比亞迪更像是規(guī)劃可替代能源汽車更光明未來的“學者”。她認為就技術而言,比亞迪即便不算頂尖,也絕對不比特斯拉差。至于生產(chǎn)能力方面,李珂表示自己相信比亞迪將會在生產(chǎn)更多的電池組方面領先一步?!耙坏┨厮估屖袌龌钴S起來,比亞迪就會抓住機會,摘取一些真正的勝利果實。”她說。
比亞迪的領導層希望秦系列能為他們帶來第一場“收獲”。這款配備了一塊13千瓦時電池的轎車在純電動模式下的續(xù)航里程為70公里。秦系列也提供了混合動力版,即可以同時從電池和汽油發(fā)動機獲取動力。這兩部分動力系統(tǒng)加在一起的功率總輸出約為223千瓦,扭矩達到440牛米,與入門級Model S型轎車225千瓦的總輸出功率和430牛米的扭矩近乎旗鼓相當。此外,秦還配備了特有的遙控功能,使用者不用坐在車內(nèi)也可以操控汽車——雖然該功能并非非常實用,但肯定值得車主炫耀一番。
打上DM(即比亞迪研發(fā)的雙重模式技術)品牌標簽的秦系列將會衍生出一系列的車型,包括漢系列、唐系列和明系列,它們都是以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王朝來命名。據(jù)同時負責美國業(yè)務的李珂表示,比亞迪也會將上述車型推廣至美國市場,現(xiàn)在比亞迪只在美國市場提供電動公交車。當問及為什么比亞迪把籌碼都押在混合動力型汽車而非純電動汽車上時,李珂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秦系列是一種更為靈活的車型選擇,在白天通勤時可以用作電動汽車,當需要行駛更遠距離時,又不必為充電而煩惱。
這種策略正好與特斯拉背道而馳,后者期望在美國各地修建超級充電站,這些充電站既可以提供免費的快充服務,也可以與加滿一個22加侖油箱所相當?shù)馁M用(中國的油價可能會導致情況有所不同)來換上充好的電池。但特斯拉要想和中國國有電網(wǎng)和收費公路的經(jīng)營者展開合作,這一過程必定極為艱難。雖然中國政府雄心勃勃地計劃修建幾千座充電站以推廣電動汽車的使用,但如果特斯拉希望像在美國那樣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充電站,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家充電時,Model S和秦系列在充電用時上大致相當(充13千瓦時需要6小時左右),鑒于中國的中產(chǎn)階級消費者極少擁有私人車庫,絕大部分人很可能還必須依賴最大電流為10安培的普通電源插座。出于對公眾安全的考慮,要想獲得物業(yè)的批準設立電源外延設備或特殊充電樁可能也非常棘手。
不過,正如這兩個品牌在中國的定價相差懸殊一樣(Model S的售價為117,000美元,而秦系列為32,000美元),特斯拉那些更為富有的客戶群也許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愛車在哪充電以及如何充電。就這一點而言,兩家公司將會持續(xù)迎合各自不同的市場,直到特斯拉通過推出更為廉價的車型來進軍主流市場——即普遍認為有望在未來兩三年內(nèi)面市的Model E車型(猜測售價約為40,000美元)。此外,埃倫·穆斯克也提到,特斯拉會在中國設廠,此舉將進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