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3日至14日成都召開的2014年第二屆中國(成都)鋰電新能源產業(yè)國際高峰論壇上,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谷傳明做了《汽車動力電池隔膜技術開發(fā)進展與市場分析》的專題報告。

中國電池雜志至中國電池網11月19日訊(武月 楊陽 成都報道)在11月13日至14日成都召開的2014年第二屆中國(成都)鋰電新能源產業(yè)國際高峰論壇上,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谷傳明做了《汽車動力電池隔膜技術開發(fā)進展與市場分析》的專題報告。

谷傳明.jpg

以下是谷傳明的演講報告:

谷傳明: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向在座的各位專家和嘉賓匯報一下我們對動力電池隔膜市場的分析和技術開發(fā)進展的觀點,不對的地方希望會后得到各位專家的指正。

我匯報的內容主要是四個部分:一是動力電池市場分析,第二是全球及中國隔膜市場情況分析,第三是鋰電隔膜技術的發(fā)展,第四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簡介。

因為我們是專業(yè)生產隔膜的,談到了隔膜就必須談到鋰離子電池,上午包括昨天各位專家也說了,我們現在正處于鋰離子電池的快速發(fā)展期,我們趕上了非常好的時機。從市場分類看,消費類電子產品還是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但是以動力電池為主導的鋰電正在快速增長。這張圖大致分了一下從2011年至2014年的消費類電子、工業(yè)儲能、交通的分類,交通動力方面,從10%預計今年接近28%左右的份額,處于快速增長。動力電池的快速增長,源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今年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突破35萬輛。這是美國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數據,可以看出美國每個月都有一萬多輛的銷售額。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1至9月份比去年增長四倍,9月份比過去增長16倍,10月份是增長了24倍。我對這個數據表示懷疑,可能是去年基數太小了,但是2015年還是處于快速發(fā)展期,尤其是各個城市為了完成新能源指標,肯定有一個量上的突破。

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如火如荼,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主要是這屆政府比較務實,包括馬凱總理多次對新能源產業(yè)鏈的調研,包括國家推出的利好政策,還有霧霾氣候倒逼政府所做出的應對,以及新能源轉型的需要。

以上內容得出的結論是,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以數碼類為主的鋰電市場格局將被打破動力電池在未來幾年將面臨很大的發(fā)展機遇,這將極大帶動動力電池材料的發(fā)展。例如,特斯拉“千兆工廠”的產能將相當于2013年全球鋰電的總和,而這只是滿足50萬輛汽車的需求。中國動力電池處于高端電池產能吃緊和普通電池產能過剩的微妙狀態(tài),雖然電池行業(yè)整體上還處于供大于求,但是好的優(yōu)秀電池企業(yè)正在不斷擴展。

第二個內容是全球隔膜產業(yè)情況,這是2009至2013年全球隔膜市場基本數據,全球70%的隔膜用量還是由于日本和美國的幾家企業(yè)壟斷。經過這幾年的發(fā)展,中國隔膜企業(yè)達到了快速生長。預計2014年,中國隔膜企業(yè)的產量占到20%左右。這個是中國主要隔膜企業(yè)的基本情況,目前有40家左右的企業(yè)進入到隔膜企業(yè),設計能力超過8億平米。但是這里面的水分非常大,真正能夠形成量產的也就十幾家,還有十幾家基本上達不到要求,還有十幾家基本上沒有產能。隨著國產隔膜的快速發(fā)展,預計今年國產隔膜在中國尤其以中國電池企業(yè)為代表的占比,應該接近70%。去年預計大概是50%至60%,今年是70%左右。中國隔膜企業(yè)與國外隔膜企業(yè)的差距是不小的,但是國產隔膜這幾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已經大大縮短了跟國外隔膜的距離,國產隔膜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國外企業(yè)也迫切感到中國隔膜帶來的市場競爭壓力?,F在來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隔膜市場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總結,中國隔膜產能過剩是一個偽命題,第一個是遠遠沒有公布的產能,第二是還有很多企業(yè)達不到相應的質量。我覺得作為中國這個生產大國來說,全球70%的隔膜市場依然被美國、日本和韓國企業(yè)占據,替代國內進口和進軍國際化市場潛力,國內的隔膜企業(yè)還是有非常大的發(fā)展?jié)摿Φ摹?/p>

電池網(微號:mybattery)主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及電池智庫(郵件直投)等全媒體平臺及資源,每日精選電池產業(yè)鏈主流新聞、信息、數據等內容,每天覆蓋國內外近百萬用戶或讀者,咨詢熱線:400-6197-660,投稿信箱:zlhz@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責任編輯:梁小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119@itdcw.com

中國電池網
年度人物
鋰電達沃斯
電池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