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一點,筆者不是技術內行,就拿很普及的商務手機來說,對其功能也只了解20%,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技術盲。所以,筆者在這里不是在談論蘋果和三星這兩家在IT行業(yè)偉大的公司的有什么

首先申明一點,筆者不是技術內行,就拿很普及的商務手機來說,對其功能也只了解20%,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技術盲。所以,筆者在這里不是在談論蘋果和三星這兩家在IT行業(yè)偉大的公司的有什么樣的技術核心,而是,想從企業(yè)的出身文化和產品營銷來做個不成熟的自我判斷,貌似能給我們國家的企業(yè)帶來一些啟發(fā)。

實際上,在當下的市場現實里,蘋果和三星正在進行著一場看似要分出個你死我活的暗戰(zhàn),但是,在筆者看來,在誰也離不開誰的狀況下,這兩家企業(yè)還要維持或者“二奶”或者“小三”的關系,沒有主體,只有從屬關系的位移。

從出身文化來講,蘋果和三星就是兩個階層。

蘋果出生是“正經人家正規(guī)的IT狂人造就的”,幾個正經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并且開發(fā)出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區(qū)別于一統(tǒng)江湖的微軟的系統(tǒng),另辟蹊徑,走出一條“槍扎一條線”的窄眾定位的路線——就是少數人用的專業(yè)設備,并且價格昂貴,讓使用者產生“高貴”的心理,成為電腦PC使用者中的貴族。接著,它的視聽產品,發(fā)明的掌上電腦,還有筆記本電腦,都無一不是走出這樣一條道路,每一件產品,都透漏出蘋果的文化精神:獨立、自主、自由、個性,特立獨行。

這個擁有自我核心技術的蘋果,成為天下人的美食。就拿蘋果手機來說,炫耀的功能遠遠大于它的使用功能。盡管它的自主系統(tǒng)的市場份額少得可憐,因為就蘋果的手機在使用,和移動互聯(lián)的操作系統(tǒng)老大安卓沒法相比,但是,蘋果依然揚起那個高傲的頭顱,不肯向世俗低頭。

蘋果就是靠著這顆不肯屈服的頭顱,打開了一片獨有的市場。當然,我們要傾佩他有個好的“帶頭大哥”,對技術和市場同樣敏感的喬布斯。

喬布斯在世界企業(yè)家的眼里是個神人:這個雙魚座男人,在他過去的56年里,人生彪悍,狠字當頭,他掌控著我們的欲望,又傾聽我們的聲音,他如此豪放不羈又堅定執(zhí)著,他始終在等待死亡又從不放棄改變時代的位置。對于中國企業(yè)家而言,他是田溯寧的夢想戰(zhàn)士;他是李開復眼中的創(chuàng)新教父;他是馬云眼中的趨勢大師……是的,他改變了時代,他改變了我們,他使我們在把玩他的作品時有一種回到過去的童真。正是這種童真,攥住了你我心中最深處的秘密。

而三星則是出生于做貿易出身,后來逐步做起了OEM,尤其是電子產品的代工生意。這樣的出身給人的印象就是個“半吊子”,在技術上早年就是個“跟屁蟲”,完全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技術。它不是技術流,而是市場流。這樣的出身和我們國家的絕大部分企業(yè)十分相似。但是,世界上只有一家這樣的企業(yè)成功了,它就是三星。當年備受三星崇拜的鋰電池發(fā)明者索尼,現在已經被三星折磨的近乎“腦殘”,那些在三星心目中的偶像,那些曾經傲視世界的日企,都被它漸漸甩在了身后。偶像走下神壇,變成了跛腳的跟隨者。現在,三星已經成為世界鋰電池最大的出貨商。

三星就是靠頗有伎倆的“偷竊”成家的。三星在走代工路線的時候,就安住本心,大膽向世界先進技術的擁有者學習,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并且也在不斷消化完善,以至于逐步超越,成為自己的核心技術,然后用技術傲視群雄。三星走出的是模仿—學習—完善—獨創(chuàng)的道路。這條道路現在看來,也適合我們國家的眾多企業(yè)。以為我們沒有核心技術,那么只能通過模仿學習,然后變成自己的獨立技術。

從三星的發(fā)展來看,它也遇上了一個好的“帶頭大哥”——李健熙。

這位“海龜”給三星帶來了涅磐般的變革,并且把三星鍛造成世界級的企業(yè)。

就任會長前,李健熙在三星工作了21年。1987年,45歲的他接掌公司權杖。

1993年,李鍵熙發(fā)起了影響整個三星命運的“新經營”運動。他沖經理們持續(xù)吼叫了9個小時,痛擊三星頑癥,提出以質量管理和力求變革為核心,徹底改變當時盛行的“以數量為核心”的思想。三星的騰飛便從這里開始。1993年,發(fā)生了幾件令韓國企業(yè)界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的事情。當年年初,在美國的洛杉磯,李健熙帶領三星的眾多高級經理們,到當地的大百貨商店考察。當時的三星產品雖然廉價,但在商店里總是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乏人問津。而索尼等世界名牌產品雖然價格比三星產品高出不少,可購買者趨之若鶩。當時,李健熙發(fā)給每位經理1000美元,讓他們購買并使用當時最受歡迎的電子產品,并把它們逐個與三星的產品進行比較。國際市場把三星產品視為二流貨,無疑給三星領導層以強烈的刺激。美國之行結束后,李健熙隨即決定,在三星進行一個天翻地覆的徹底變革。

李健熙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全球一體化時代,品質就是企業(yè)競爭力的準星,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的生死存亡。李健熙帶出了整整一代韓國電子產品崇尚質量的觀念。

蘋果和三星都是“品質第一”的企業(yè)。

從品牌營銷策略上來講,蘋果出道以來就是“一根筋”,而三星則是推崇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棍打一大片的戰(zhàn)術。

蘋果的產品都是在一個品類里面在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只有一款產品。比如手機剛剛推出的iphone5,一賣就是一年多。這和蘋果的產品定位“時尚、高端、稀缺”分不開的,它的“饑餓營銷”的打法比較成功,就是讓那些“果絲”們在等待中,對未來的產品充滿期待,由此影響使用者,然后靠使用者的時尚風氣再影響其他人。蘋果在營銷上是站在了“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品牌推廣的論點上,不斷制造消費理由,來滿足消費者的欲望。蘋果咯吱到了消費者的胳肢窩。一根筋式的槍扎一條線,首先是表現在一個產品的標準化大批量生產,這樣能夠節(jié)約很多成本。我們從蘋果現在是世界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就能得出結論,標準化生產是最便宜的買賣。

三星則采用的是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多產品戰(zhàn)略。它會很快的推出一個系列的產品,通過廣告?zhèn)鞑?,來提高產品的總體市場占有率。我們看到,在現實的商務手機市場,三星牢牢把空著24%左右的市場份額,占據著龍頭地位,遠遠超出蘋果。三星使出的招式則是少林棍法,主要特點是一棍掃下去,倒下去一大片。通過不同品類數量上的疊加,來獲得市場地位。

這些天,被媒體炒作的蘋果與三星的主題是分家。受蘋果之前“去三星化”措施的影響,三星零部件業(yè)績2013年第一季度出現了下滑。財報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三星半導體部門收入為8.58萬億韓元,同比大幅下滑了11%。但蘋果對三星下的“狠手”不是沒有風險。三星零部件銷售一直比較良好,客戶除了蘋果之外,還有很多手機終端廠商,“想要通過減少合作打壓三星并不完全切合實際”。

在業(yè)內看來,更大的風險在于,“廣撒網的分散式”訂單法雖沒錯,但蘋果的出貨數量之大,是一般廠家難以快速“跟上節(jié)奏”的。所以,一旦供貨商中的某個零配件供應出了問題,對于蘋果的產品發(fā)售也將會產生致命影響。

但是,以筆者粗淺的見識,認為蘋果和三星不過是“情人間的利益調侃或者是博弈”。這就更像是情人間的打情罵俏,為了誰兜里多出來幾塊錢,要弄清個子丑寅卯,也是要把什么東西屬于我什么東西屬于你,做出個結論,判斷出來個是非。但我們講,世界經濟逃不過一個字,那就是“和”。

就在世界經濟一天化的今天,一家企業(yè)不可能憑借自己把產業(yè)鏈做完整,這就需要無數的合作來完成一個產品的生產,所以,“和”就成了商業(yè)的大道。蘋果也知道,只有采購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才能打造出世界最優(yōu)秀的產品,否則,一切都是虛幻。那么,三星手里所擁有的就是世界上那個“最優(yōu)秀”。

蘋果和三星之間的齷齪,不過是“七年之癢”后的審美疲勞罷了,也是一場接近作秀的零和游戲。

(楊陽,中國電池網、中國電池雜志總編輯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蘋果
三星
總編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