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新能源汽車每年要賣5000臺,私人購車成突破口
新能源汽車展上東風推出的純電動車。本報記者 王箏 攝
本報訊(記者 翟瑩 鄭瑋 通訊員 王政坤)日前,在四部委公布的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里,武漢順利入圍。這意味著今后武漢市民在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時,一臺最少能獲得3.5萬元補貼。
不過,按照規(guī)定,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武漢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能少于1萬輛,業(yè)內人士稱壓力不小。對此,相關負責人認為,私人購車應成為重點突破口。與此同時,車企也在呼吁各地盡快落實政策,出臺補貼政策。
武漢新能源汽車推廣壓力有點大
今年9月份,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fā)改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繼續(x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示范城市或區(qū)域需滿足,“在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qū)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0000輛,其他城市或區(qū)域累計推廣量不低于5000輛”的要求,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予以淘汰。
隨著武漢入選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意味著在2013年至2015年內,武漢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能低于1萬輛。而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8萬輛。
對此,武漢市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2013年已近年底,實際只剩下兩年時間,算下來,武漢平均一年推廣量不能低于5000輛,“要完成這個目標壓力有點大”。
醞釀“漢版”新能源車補
按照《通知》規(guī)定,試點城市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每輛可獲國家3.5萬元至6萬元不等的一次性間接財政補貼。為了加大推廣力度,地方也會推出相應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使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享受國家及地方的雙重補貼。
目前,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已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最高6萬元。上述汽車產(chǎn)業(yè)辦負責人透露,武漢正在制定地方配套及補貼政策,但具體金額尚未確定。
車企期盼地方政策盡快落地
事實上,車企對政策補貼也是期待甚高。比亞迪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國家補貼政策,比亞迪E6可以享受6萬元的補貼。此前深圳地方補貼與國家補貼一般為1:1,這意味著深圳市民購買比亞迪E6可再少6萬元。
除了私人市場,公用車市場也在等待政策落地。因原有補貼政策到期,新政策尚未出臺,宇通客車相關人士透露,自今年6月份開始已停止新能源客車的銷售,第三季度基本沒有訂單,公司期盼新一輪推廣城市相關政策能盡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