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光大證券發(fā)布的一份電解液行業(yè)研報顯示,自2020年9月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在供給剛性的背景下,六氟磷酸鋰價格一路走高。光大證券預測,2021年動力電池領域所需的六氟磷酸鋰約1.5萬噸,2025年約5.44萬噸,年均增速約40%,市場前景十分廣闊。2020年底國內六氟磷酸鋰產能為5.65萬噸/年,CR4為55%,產能集中度較高。
六氟磷酸鋰的生產,進入壁壘較高,雖然目前行業(yè)開工率、產量上行明顯,但主要的增量還是集中在技術成熟、產品優(yōu)質、客戶穩(wěn)定的龍頭企業(yè)。而且,由于六氟磷酸鋰項目投資強度大,擴產周期長,新進入競爭者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以及長回報周期承受能力。因此,短期內六氟磷酸鋰因新進入者而增加的供給將非常有限。此外,從成本角度看,龍頭企業(yè)產能占比高且成本低的特性使得其在行業(yè)內有著更強的定價權,在供需格局偏緊的背景下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電池網注意到,除了六氟磷酸鋰,近期各大機構研報還頻頻聚焦在未來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鋰的新型鋰鹽——LiFSI(雙氟磺酰亞胺鋰)。
光大證券表示,國家要求未來鋰電池朝著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發(fā)展,即對電解液的安全性要求大幅提高。LiFSI這一安全性、穩(wěn)定性更高的新型電解液溶質正式迎來了發(fā)展機遇。光大證券對LiFSI未來的需求進行了測算:1、倘若將LiFSI作為電解液添加劑,2025年LiFSI的需求量將達到2000噸,市場規(guī)模約為8億元。2、倘若使用LiFSI來完全替代現有的鋰鹽,當LiFSI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0%時,2025年LiFSI的需求量將為1.34萬噸,市場規(guī)模約53億元;而當LiFSI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時,2025年LiFSI的需求量將為3.35萬噸,市場規(guī)模高達134億元。
國信證券在6月20日發(fā)布的研報中分析稱,LIFSI當前在三元中用量較多,對于高電壓/高倍率等要求的電解液,LiFSI添加比例一般為5%-6%。就2020年市場應用情況來看,海外客戶添加量略高,海外客戶如LG承包的特斯拉供應鏈添加量業(yè)內領先。假設2020-2025年國內外LIFSI平均添加比例從1%提升至6%。經測算預計2025年全球LiFSI需求從2020年的3000多噸增加至近7萬噸,按照2025年20萬元/噸的價格測算,市場規(guī)模近150億元。
具體到企業(yè)層面,光大證券研報顯示,近年來,國內企業(yè)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已成功突破技術壁壘,并著手建設LiFSI生產線,逐步打破其被國外企業(yè)壟斷的市場格局。未來,隨著新宙邦、天賜材料等新建LiFSI項目的逐漸投產,預計到2023年,全球將新增LiFSI產能9880噸,使全球LiFSI總產能達到17280噸。屆時國內將總共擁有13200噸LiFSI生產能力,全球占比約76%,國內LiFSI的國產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電池網梳理發(fā)現,雖然國外企業(yè)LiFSI量產的時間更早,但國內企業(yè)的擴產速度更快一些。
海外企業(yè)方面,相關數據顯示,日本觸媒在建LiFSI產能3000噸,預計2023年左右投產,韓國天寶2020年已有440噸LiFSI新增產能釋放。
國內企業(yè)方面,目前國內LiFSI產能在1000噸以上的企業(yè)主要有:
天賜材料(002709):目前公司擁有LiFSI產能2300噸,定增的4000噸將于下半年釋放,新規(guī)劃(LiFSI的中間料雙氟磺酰亞胺)6萬噸,總規(guī)劃約對應LiFSI產能6.8萬噸。
康鵬科技:據康鵬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由于年產1500噸LiFSI產線于2019年12月投產,公司LIFSI產能在2020年大幅增長至1700噸。
新宙邦(300037):6月21日,新宙邦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博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現有LiFSI產能為200噸;為滿足下游客戶對高性能電解液產品的需求,公司在建湖南福邦年產24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項目,其中一期800噸,該項目在有序推進之中。
永太科技(002326):5月14日,永太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5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正在逐步釋放產能。15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及配套氟化鋰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進展順利,達產時間根據項目進度而定。
多氟多(002407):6月9日,多氟多董秘彭超在回答投資者關于LiFSI產能的提問時表示:“相關產品設計產能1600噸。這個好像比六氟還牛,全國也沒幾家能生產,就是產量低?!?/p>
研一(江山):2月9日,研一(江山)年產1.5萬噸新型鋰鹽項目簽約,該項目主要產品包括10kt雙氟磺酰亞胺鋰。
江蘇華盛:1月8日,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蘇華盛鋰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雙氟磺酰亞胺鋰(FSI)》項目合作簽約儀式。三美股份擁有雙氟磺酰亞胺鋰(FSI)上游原材料無水氟化氫(AHF)的成熟、規(guī)?;a能力,總產能達到13.1萬噸。
龍巖思康:去年12月9日,福建龍巖市政府公布了寧德時代子公司——時代思康含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環(huán)評報告。報告顯示,寧德時代擬自建電解液產業(yè)鏈基地,生產新型鋰鹽LiFSI等關鍵材料。其中一期項目主產品包括包括3750t/a氟代雙砜氨基鋰(固體粉料,LiFSI)和4166.7t/a氟代雙砜氨基鋰溶液(含氟代雙砜氨基鋰30%,含EMC碳酸甲乙酯70%)。
氟特電池:公司年產10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項目一期300噸/年的生產裝置在2018年底順利出貨。
在價格方面,國信證券分析稱,近1-2年LIFSI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當前制約LIFSI用量的主要原因還是成本過高,隨著行業(yè)大規(guī)模產能建設,成本已降至規(guī)模使用的臨界值。
今年5月底,有企業(yè)稱,LiFSI平均價格約45萬元/噸。中金公司6月18日發(fā)布的研報顯示,目前因技術難度較高市場供給偏少,LiFSI價格維持在40萬元/噸。
國信證券在6月20日發(fā)布的研報中表示,當前LIFSI售價預計在40萬元/噸左右,仍高于現在六氟價格高位30萬元/噸,成本端按照行業(yè)40-45%的毛利率計算,估計LIFSI單噸成本仍在20萬元左右,顯著高于六氟的10萬元左右。預計隨著公司和行業(yè)規(guī)模增長,2022年LIFSI售價有望降至35萬元/噸以內,成本有望降至15萬元/噸以內,性價比顯現。
此外,LiFSI在主流的電解液配方中添加比例大概在2%-10%之間,雖然市場規(guī)模還較小,但已有生產商表示,LiFSI利潤率已不低于六氟磷酸鋰。機構普遍預計,由于高技術壁壘,且在高續(xù)航新能源汽車應用有望加大滲透力度,通過控制成本和提升溢價能力,LiFSI生產企業(yè)將贏得更高毛利率水平。
“所有企業(yè)宣稱的產能、擴產,實際上我們一定不要忽略對容器產能的重視,沒有不銹鋼桶或者噸罐的存儲和運輸,液體類產品再大的產能也是謊言。”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chuàng)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對電池網稱,“鋰電池的產業(yè)鏈布局不是此消彼長,而是相互賦能、共同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