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嘉元科技(688388)發(fā)布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去年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12.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6億,同比減少43.46%。
具體來看,2020年,嘉元科技鋰電銅箔實現營收10.79億元,同比減少24.81%。標準銅箔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增長964.86%。
公開資料顯示,嘉元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用4.5~12μm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及PCB用電解銅箔的研究、生產和銷售,主要用于鋰離子電池集流體、PCB電路板。
基于嘉元科技深耕鋰電銅箔行業(yè)將近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順勢抓住客戶需求調整的機遇,加大了>6微米超薄電解銅箔的生產,同時實現≤6微米極薄銅箔的技術升級和產品應用。2020年,公司申請技術專利53項,其中發(fā)明專利47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7項、發(fā)明專利26項。與寧德時代(CATL)、比亞迪等國內外主要動力電池企業(yè)合作關系持續(xù)穩(wěn)定,公司不斷夯實鋰電銅箔領域的市場地位。
嘉元科技稱,動力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領域增長最大的引擎,其往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方向發(fā)展的趨勢已定,動力電池及高端數碼鋰離子電池將成為鋰離子電池市場主要增長點,6μm以內的鋰電銅箔將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成主流企業(yè)布局重心。未來,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使用4.5μm極薄鋰電銅箔制造動力電池,進而在電芯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將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定比例,從而加大電池容量,提高新能源動力汽車續(xù)航里程,是大勢所趨,4.5μm極薄鋰電銅箔具有較大的市場應用價值和應用前景。但也不排除動力電池廠商為研制或生產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及新型高端數碼電池而提出符合要求的特殊性能超薄銅箔產品或極薄銅箔產品。
電池網注意到,2021年,嘉元科技搶抓機遇,積極投建鋰電銅箔新項目。
3月14日,嘉元科技公告稱,公司在做好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白渡鎮(zhèn)沙坪村“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的基礎上,擬在相鄰工業(yè)地塊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建設“嘉元科技園新增年產1.6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項目建設完成后,公司在梅縣區(qū)白渡鎮(zhèn)沙坪總產能將達到年產3.1萬噸。
西部證券測算,2021-2023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為33.1/44.9/59.8萬噸,CAGR為34.4%。2021-2023年全球有效產能為31.7/38.6/43.3萬噸,則供應缺口為1.4/6.3/16.5萬噸。2021-2025年全球6微米及以下銅箔需求為14.7/25.2/38.2萬噸,有效產能為13.6/17.2/20.0萬噸,對應供應缺口為1.1/8.0/18.2萬噸。受益于全球鋰電銅箔供不應求,鋰電銅箔龍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西部證券稱,嘉元科技2016-2020年銅箔產能由6000噸提升至2.1萬噸。預計到2023年底將提升至7.1萬噸/年,全球和國內市占率為10%和12%。同時,2020年公司4.5微米鋰電銅箔有小批量出貨,未來三年占比也將持續(xù)提升。綜上,考慮到公司產能持續(xù)擴張,產品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以及新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有望降低單位產品人工成本,預計未來嘉元科技鋰電銅箔毛利率將穩(wěn)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