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諸多大宗商品的消費大國,在鈷這里也沒能例外。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鈷消費量達5萬噸,占據(jù)全球鈷消費的半壁江山。而在原料供應方面,中國僅甘肅、河北等地分布零星鈷礦,已探明儲量為8萬噸,占全球儲量僅1%。中國鈷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小金屬鈷掀起大浪:蘋果擔憂電池斷供 冶煉商“無米下鍋”

2016年下半年,洛陽欒川鉬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洛陽鉬業(yè)”,603993)斥資270億元完成兩項重大海外收購,其中一項即是收購全球礦業(yè)巨頭自由港麥克默倫公司 (Freeport-McMoRan)位于剛果(金)的Tenke Fungurume銅鈷礦56%股權。

彼時,外界對洛陽鉬業(yè)的這場“豪賭”并不完全樂觀,認為談其是否“抄底”成功還為時尚早。幾個月后,沉寂多年的小金屬鈷開始上揚,漲勢維持超過1年以后,洛陽鉬業(yè)董事長李朝春目前已成為全球鈷產量的重要掌控者之一。

就在上周,科技巨頭蘋果公司被曝正在和礦業(yè)公司直接洽談簽訂長期采購協(xié)議,計劃每年能保障供應數(shù)千噸鈷,合約期限為5年甚至更長。此前,蘋果公司根本不屑去做這項工作,只要交給電池供應商即可。

蘋果的這一舉動看起來已經足夠回答洛陽鉬業(yè)當初“抄底”是否成功?!耙郧疤O果這類公司非常強勢,只買成品材料,根本不在乎這種東西。等到他意識到了,說明這個市場已經出現(xiàn)短缺了?!眹鴥纫患翌H具規(guī)模的冶煉企業(yè)的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實際上,據(jù)外媒報道,蘋果早在一年之前就開始類似談判,但至今未能成功。

這不是洛陽鉬業(yè)一家的勝利。就國內而言,鈷行業(yè)上市公司華友鈷業(yè)(603799)股價已從2017年初的35元/股左右上漲至現(xiàn)在的120元/股左右,累計漲幅240%。另一家該領域的寒銳鈷業(yè)(300618)更是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成為中國A股“股王”。截至2月28日收盤,寒銳鈷業(yè)股價為289.72元/股,是其去年3月份上市發(fā)行價的23倍,其歷史最高價曾觸及319.98元/股。

在國際上,總部位于瑞士的礦業(yè)巨頭嘉能可,去年開始憑借鈷等小金屬的暴漲從瀕臨崩塌恢復至霸主地位。更是手握絕對掌控權和蘋果、特斯拉等終端巨頭展開供應協(xié)議的談判。目前,嘉能可控制著全球鈷礦市場近30%的份額。

鈷,元素符號Co,地球地殼豐度排名33,一般很難形成獨立的經濟礦床,其原生礦主要來自銅鈷和鎳鈷伴生。鈷主要應用于電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磁材等工業(yè)需求中,素有“工業(yè)牙齒”之稱。

根據(jù)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數(shù)據(jù),2016年全球探明鈷礦儲量700萬噸,按照2016年開采量估算,可開采年限約為60年。鈷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三者占全球儲量的7成。其中剛果(金)這個糧食尚不能自給的非洲中部國家,鈷占到全球儲量的48.61%,礦產品幾乎是其可出口的唯一產品,鈷在所有的出口礦產品中金額排第二,僅次于銅。剛果(金)于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成為礦業(yè)資本搶奪的熱門地。

中國作為諸多大宗商品的消費大國,在鈷這里也沒能例外。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鈷消費量達5萬噸,占據(jù)全球鈷消費的半壁江山。而在原料供應方面,中國僅甘肅、河北等地分布零星鈷礦,已探明儲量為8萬噸,占全球儲量僅1%。中國鈷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今年價格或超歷史高位

小金屬鈷的上一輪上漲行情在2008年終結。底部徘徊近9年后,鈷以暴漲行情在2017年重新獲得市場關注。

過去的2017年,鈷價漲幅近100%,刷新了2011年9月以來的價格新高。2018年至今,鈷價漲勢依舊不減,兩個月已累計上漲近20%。目前,鈷價在62萬元/噸左右,而2016年底僅為27萬元/噸。

“上一輪上漲行情中,鈷從從2003年到2008年花了5年的長周期到達歷史高位,也就是88萬/噸。照目前的趨勢,今年鈷價突破歷史高位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說可能花2年時間就實現(xiàn)了?!鼻笆鲐撠熑吮硎尽?/p>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等3C公司的需求,并不是鈷價本輪暴漲的主因。盡管3C電池這一傳統(tǒng)需求目前仍是全球鈷消費的主力,但2014年以來,3C電池消費增速已大幅放緩,需求趨向飽和。

給鈷注入新生機的是新能源汽車。過去的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9.4萬輛,同比增長53.8%。業(yè)內預計,2018年中國新增新能源汽車或超100萬輛。在全球范圍內,挪威、荷蘭、德國等國家也已相繼制定傳統(tǒng)汽車限售時間。有證券機構預計,2017年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速為35%,從120萬輛提高至逾1300萬輛。

據(jù)平安證券預計,中國動力電池鈷需求將從 2017 年的 5865 噸增長至 2025 年的 5.88 萬噸,復合增速為 33%,而全球動力電池鈷需求將從 2017 年 的約 9200 噸增長至 2025 年的 10.21 萬噸,年復合增速為 35%。

“現(xiàn)在對鈷的需求預期已遠超過上一輪上漲時的需求預期。”前述負責人提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月份最新落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鼓勵高能量密度、高續(xù)航里程的高性能動力電池的應用,以此推動中國新 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向高端化發(fā)展。這也被業(yè)內人士認為是對鈷的重大利好。

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中,中國此前普遍使用的是磷酸鐵鋰。據(jù)相關研究機構數(shù)據(jù),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正極材料中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占比分別為72%和28%,2017年這兩個數(shù)據(jù)預計分別為48%和52%。未來,在續(xù)航里程和能量密度性能方面更加突出鎳鈷錳三元電池(Li(NiCoMn)O2)被認為將逐步替代磷酸鐵鋰,成為主流。

前述負責人提到,“從整個行業(yè)來說,之前還存在明顯的多空分歧或者認為漲得過多等,但現(xiàn)在看多人士的比例更多了。”

蘋果、特斯拉等終端巨頭恐慌

鈷暴漲之際,嗅覺敏銳的終端企業(yè)開始意識到危機。

目前已被媒體曝出有所行動的終端企業(yè)包括特斯拉、大眾、寶馬等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雄心勃勃的車企,也包括蘋果這一3C巨頭。

2017年9月底,據(jù)路透社報道,德國大眾集團近日正在向相關行業(yè)發(fā)出購買金屬鈷的商業(yè)計劃書,預計訂單總額將超過500億歐元。今年1月底,特斯拉被曝正在和智利鋰礦巨頭SQM進行談判,希望可以確保鋰、鈷等電池級別材料的需求量。2月初,寶馬也被傳出即將簽署一份為期10年的鋰和鈷原材料供應合同以緩解電動汽車電池的需要。

蘋果公司則于最近被曝正在和礦業(yè)公司直接洽談簽訂長期采購協(xié)議,計劃每年能保障供應數(shù)千噸鈷,合約期限為5年甚至更長,具體金額尚未透露。

盡管這些終端巨頭試圖未雨綢繆,但目前來看并不樂觀?!斑@些企業(yè)實際上已經決策滯后了,鈷業(yè)內的人早在一年以前就認為應該做這件事情了。像大眾去年準備買鈷,但當時他報了非常低的價格,沒有人會理他?!鼻笆鲐撠熑吮硎尽?/p>

據(jù)該負責人分析,這些巨頭目前已不再僅僅考慮到鈷價上揚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拔磥沓杀緣毫κ强隙ǖ?,但因為電動汽車對鈷的需求量是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這些公司在擔心未來供應鏈都會出問題,所以想提前鎖定原料。他們買來原料也不是自己用,還是會交給生產商,但只要有這個長期協(xié)議在手就能保證電池的供應?!?/p>

在這些終端巨頭擔憂未來因鈷“卡殼”的同時,兩年前還在為應付債務而焦頭爛額的礦業(yè)巨頭嘉能可已重新?lián)P眉吐氣?!疤厮估⒋蟊?、蘋果等公司都在尋求鈷礦的長期供應。誰愿意購買鈷,我們就坐下來先談談?!奔文芸蒀EO伊萬?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

受全球經濟低迷及中國需求放緩的影響,嘉能可在2015年凈利潤為虧損50億美元,同比下降315%, 2016年嘉能可也一度是英國富時100指數(shù)(FTSE 100)中表現(xiàn)最差的股票,隨后陷入債務危機和信用危機。為應對危機,嘉能可曾提出削減債務、停止股息分紅、停產非洲旗艦銅礦、出售巴西鎳礦等一系列措施。

鈷的暴漲及其它大宗商品的回暖讓嘉能可很快走出低谷。目前,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鈷原料供應商,同時嘉能可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這雙重身份讓業(yè)內評價嘉能可在鈷價上揚的過程中有“自導自演”的成分。

嘉能可的鈷資源主要分布于剛果(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銅礦及鎳礦的伴生。據(jù)嘉能可2016年報顯示,旗下鈷礦項目折合鈷金屬總儲量合計為206.07萬金屬噸。這一數(shù)據(jù)意味著,全球近三成鈷原料掌握在嘉能可手中。

從產量上來看,目前全球鈷資源主要由嘉能可、洛陽鉬業(yè)、歐亞資源、淡水河谷等少數(shù)幾家公司提供,集中度較高。據(jù)平安證券數(shù)據(jù),2016年,嘉能可、洛陽鉬業(yè)、歐亞資源分別提供了23%、12%及5.5%的金屬鈷,市場份額約40%。

上游資源決定一切

縱觀小金屬鈷的產業(yè)鏈,目前仍是原材料供應商掌控著最大主動權。

“這個行業(yè)跟別的行業(yè)不一樣,它是由原料決定一切。就以冶煉商來說,你采購原料的能力、采購時機、產業(yè)布局(如在剛果(僅)布局)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取決于銷售。同一產品大家銷售價格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公司大、品牌好銷售價格就好一點這種情況。”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池
鈷價
蘋果
小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