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動汽車裝上太陽能電池板,從而不需要再用線來充電,聽起來是個很美妙的想法。但是,照在汽車上的陽光并不足以在一天內(nèi)為電動汽車充滿電,即使汽車一整天都待在太陽底下,同時太陽能電池板十分高效也無法實現(xiàn)。豐田在普銳斯上使用了太陽能電池板,但它們產(chǎn)生的電能只夠驅(qū)動通風設備。
在拉斯維加斯的CES(消費電子展)上,福特打算展示一個如何從太陽能電池板得到更多電能的概念,通過這一想法可以為福特的C-Max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6小時內(nèi)充滿電,提供21英里的行駛里程。這對半數(shù)美國人的通勤里程來說足夠了。福特的這個想法中使用了自動泊車的技術(shù)。
除了使用照在汽車上的太陽光,福特希望建很高的車庫,車庫的屋頂使用一種叫菲涅耳透鏡的平面鏡片。這些鏡片會收集面積比汽車表面大10倍的太陽光,聚焦到車頂?shù)奶柲茈姵匕迳希瑥亩蠓岣哌@些電池板產(chǎn)生的電能。
聚焦太陽光的方法并不新鮮,福特想法的新穎之處在于降低整個系統(tǒng)的成本。當太陽在天空中移動時,反光鏡反射的焦點就會移動,在傳統(tǒng)的聚焦系統(tǒng)中,反光鏡安裝在昂貴的追蹤系統(tǒng)上,這樣它們就能一整天跟蹤太陽的移動,始終把陽光聚焦在太陽能電池板上。而福特的裝置不移動反光鏡,它移動的是汽車。
福特汽車的軟件會持續(xù)追蹤一年中任何一天的太陽軌跡,用于決定汽車該如何移動。它還能監(jiān)控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到的太陽光,用于確定汽車移到了正確的位置。
為什么不直接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到車庫上,然后用它們來為汽車充電呢?至少從理論上來講,福特提出的想法更廉價。那些鏡片可以用塑料來做,同樣的電量使用太陽能電池板則要貴很多。
目前這一系統(tǒng)還是個概念,福特并沒有在近期內(nèi)把它商業(yè)化的計劃。不過它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當汽車開走了時聚焦的光線怎么辦?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會燒傷人類甚至釀成火災。
這個系統(tǒng)對太陽能汽車來說并不理想,它沒法讓你開著車到處走而不用擔心電量問題,傳統(tǒng)的汽車在任何加油站都能加滿油然后繼續(xù)上路。福特的車庫也沒法到處建(它們高達5米,并且比一般的車庫要大),而且對公路旅行來說充電速度太慢了。它們在工作場所或許會有用,但實際上線充的充電站會便宜許多,而且對沒有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動汽車也適用。
特斯拉對用太陽能來為汽車供電有更好的方法。它計劃用太陽能來為它的超級充電站中的電池充電。這些電池可以迅速給電動汽車充電。這樣的系統(tǒng)很昂貴,但仍能廉價到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競爭,特別是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的價格持續(x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