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yè)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正常而言鈉電池從實驗室到大規(guī)模量產,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但寧德時代提前放出鈉電池的消息,引發(fā)了媒體、行業(yè)和投資人的關注,有可能加快其研發(fā)進展,量產速度也有可能提升。

每一次技術路線變革,都是行業(yè)洗牌的時機

技術路線的變革,既可能是護城河,也可能是阻礙前進的高墻。

過半的市占率,確實能夠帶來規(guī)模優(yōu)勢,線性分析的話,理應強者恒強。但市場從來不是線性發(fā)展的,寧德時代仍要研發(fā)電池的新技術路線去維系已有市場的領先、開拓新的市場,生產一代,開發(fā)一代,預研一代。擁有更多增長點,才能持續(xù)被資本市場看好。

在目前市值達到階段性高峰之后,寧德時代看起來卻又危機四伏。

首先,2016-2020年,寧德時代營收分別為148.8億、200億、296.1億、457.9億、50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3.70%、36.29%、32.79%、29.06%、27.76%。營收增加,毛利率卻逐年下降。今年的原材料價格變化,很可能導致毛利率進一步下降。

技術路線變革?寧德時代能否開啟一個鈉電池時代

其次,盡管一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全球份額相比2020年增速明顯(24.82%擴大到31.67%),但2020年寧德時代34GWh的裝機量僅領先第二名LG化學3GWh,且LG化學2020增幅超100%,而寧德時代2020年增幅僅為2%。未來寧德時代必須維持更高的增速,否則全球第一的王冠遲早會掉落。

第三,一輛新能源車的電池成本往往占到30%-40%,導致汽車主機廠在與動力電池頭部供應商談判時往往難以掌握主動權,多家車企都在謀劃自建電池產業(yè)鏈,或者是尋找其他供應商作為備選。扶持二供,這也是蘋果建立對產業(yè)鏈、供應鏈強勢掌控地位的不二法門。

比亞迪推刀片電池,廣汽埃安推彈匣電池,蔚來推固態(tài)電池,大眾推方形“一體式電芯”概念……主機廠似乎都希望在電池上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概念,去占領消費者心智。

有分析師告訴億歐EqualOcean,新能源汽車2021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帶來了對動力電池的高預期需求,不管主機廠是否選擇獨立做電池,都不會放棄對電池的研究,借助電池體系創(chuàng)新建立自己在模組、PACK、BMS管理系統(tǒng)、電芯等方面的獨到優(yōu)勢。

不過毛利率下降的寧德時代,其實也具有一種“低價壁壘”的優(yōu)勢。

毛利率下降,意味著行業(yè)對潛在入局者的吸引力下降;營收上升,意味著馬太效應下入行門檻也越來越高。主機廠研發(fā)電池,動力電池廠商也并非不能去撬動合作,借助合作研發(fā),還可以與主機廠建立更具信任感的關系。

正如研發(fā)出彈匣電池的廣汽埃安,其電芯也并非自產,而是來自中航鋰電。盡管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曾提出,廣汽集團3年內實現(xiàn)自主研發(fā)動力電池電芯規(guī)?;钶d應用,但若無大規(guī)模產量攤薄成本,主機廠并不會放棄外采電芯或合作研發(fā)電池。

鈉電池相對于鋰電池,最大的優(yōu)勢其實就是成本可降空間很大。如果能夠作為動力電池量產,讓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從30%-40%降到20%以內,寧德時代如今發(fā)愁的上游漲價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旦有了低價優(yōu)勢,就能快速建立起新的競爭壁壘:對上游漲價,有更多牌可以打;對下游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產品;在國家石油安全、大宗商品層面,也能緩解稀缺金屬資源的對外依賴度。

但鈉電池的劣勢是,技術成熟還需要時間,此外鹽湖提鋰等新開采技術也會增加鋰資源供給,“圍剿”新生的鈉電池。

吳輝告訴億歐EqualOcean,鈉電池的制備工藝和鋰電池接近,成熟的鋰電池工業(yè)體系有利于鈉電池產業(yè)化,其原材料成本可以比鋰電池低50%左右,且安全性更佳,目前循環(huán)次數與鋰電池區(qū)別也不大。

但是鈉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有天花板的,對能量密度較為敏感的電動車不可能靠鈉電池實現(xiàn)較長續(xù)航。雖然鈉電池不適合電動車,但未來鈉電池是否能成為動力電池,其實就看成本能降到多低。成本夠低,那主機廠就會有動力去想辦法適配鈉電池。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曾在一次論壇中公開表示,如果全世界的車都使用鋰電池,全世界的電能都用鋰電池儲存,鋰資源根本不夠,一定要考慮新的電池,鈉電池是首選。

但吳輝的判斷是,隨著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鹽湖提鋰等技術也將同步發(fā)展,技術進步將會平抑價格上漲。我國鋰資源整體儲量是豐富的,只是鹽湖鹵水資源占90%,品相較低、開發(fā)成本較高的鹽湖提鋰不如硬巖礦提鋰主流,鋰資源更多依賴海外鋰輝石供給。但價格上漲之下,鹽湖提鋰技術正在快速發(fā)展,未來鋰資源供給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另外,由于鋰電池回收技術的發(fā)展,有研究人員認為,二次資源的鋰在2030年將對總供應量產生重要影響。

技術路線變革?寧德時代能否開啟一個鈉電池時代

鋰礦不會缺,更值得擔心的是鈷、鎳等金屬短缺。鈷、鎳是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金屬,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等三元材料正極都離不開。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8年發(fā)布的數據,中國鋰儲量約320萬噸,約占全球總儲量的20%,世界排名第2位,僅次于智利。但中國鈷儲量約為8萬噸,僅占全球儲量的1%;中國鎳金屬儲量為300萬噸,僅占全球4%左右。

鋰電池體系下,蜂巢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都推出了實驗室階段的無鈷電池。國內也已經有研發(fā)團隊開發(fā)出無鈷高鎳的鈉電池氧化物正極材料,鈉電池研發(fā)加速之下,未來或許可避免對鈷的依賴。

寫在最后

鈉電池究竟是短期風口還是長期趨勢,還需要看寧德時代7月份發(fā)布的實物產品判斷。

中科海納等公司推出的鈉電池已經適用于儲能電站、低速電動車,但要說大規(guī)模商用,仍然需要龍頭企業(yè)來推動。

鈉電池將會在3-5年內幫助寧德時代建立一個更加牢固的“低價壁壘”,但資本市場需要一個階段性產品去承載更多想象,如果7月份發(fā)布的鈉電池產品只適用于儲能,那就很難再打開資本市場新的想象空間。

6月11日是寧德時代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三周年,6月10日還會迎來9.52億股首發(fā)原股東限售股份的上市,解禁市值約4000億元。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業(yè)內更期待看到寧德時代的鈉電池新品,在預期之外還會有哪些新適用場景。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寧德時代
鋰電池
鈉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