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4月17日晚間發(fā)布公告稱,關于控股子公司簽訂重大經營合同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凱力克鈷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4月11日與杉杉股份(600884)的子公司湖南杉杉戶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四氧化三鈷(規(guī)格型號為KLK-三型、KLK-四型)的銷售合同,合同涉及金額約為3億元,合同期限為14個月,合同標的為四氧化三鈷。
據透露,此合同涉及金額占格林美公司2012年度營業(yè)收入的21.15%,占凱力克2012年度營業(yè)收入的34.78%。合同的履行將在合同規(guī)定的期間內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凱力克的營業(yè)收入和營業(yè)利潤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對凱力克未來的市場開拓產生積極影響。
格林美同時表示控股子公司凱力克現有資金、人員、技術、產能完全具備履行本次合同的能力,凱力克將一如既往及時、保質履行本次合同。合同的履行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凱力克的業(yè)務、經營的獨立性不產生影響。
合同標的為四氧化三鈷是生產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鋰電正極生產正極材料所使用原材料為四氧化三鈷(占75%)、鎳鈷錳三元前驅體(占15%)和二氧化錳(占10%)。這意味著湖南杉杉單是靠格美林的供應的四氧化三鈷材料的鋰電正極產值就達4億,而此前海南杉杉的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是珠海市科立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華友股份有限公司和OMGKOKKOLACHEMICALSOY,上述三家原材料供應商采購規(guī)模合計占湖南杉杉去年總采購量的70%左右。
格林美(002340)是在2012年8月3日以2.72億元現金收購江蘇凱力克51%股權,凱力克后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當時收購完成后,格林美公司金屬鈷下游產品領域將由原來的超細鈷粉拓展至超細鈷粉、電積鈷和鋰電池正極前驅體,基本覆蓋了所有金屬鈷下游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金屬鈷產品鏈得到極大拓展。收購凱力克后,格林美在上下游選擇上具有更高的靈活度,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對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產品進行調整,有效地規(guī)避金屬鈷價格波動對公司業(yè)績的影響。
凱力克公司成立于2003年,號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四氧化三鈷生產企業(yè)和第二大電積鈷生產商,公司2009-2011年凱力克四氧化三鈷產量分別占中國四氧化三鈷產量的16.69%、17.25%、15.07%。2011年度凱力克生產電積鈷1100噸、四氧化三鈷3100噸。收入為11.48億元,利潤是2389萬,相對于2010年的6651萬下滑了不少。當時收購的方案測算,凱力克2012年~2015年預計凈利潤(不含非經常性損益)約為2400萬元、4200萬元、5600萬元和7200萬元。
而湖南杉杉戶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杉杉股份600884的子公司,據杉杉股份透露,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具備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供應商,并且正極、負極與電解液的市占率與銷量都在國內前三的公司。隨著電子終端產品的日益多元化,消費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的快速發(fā)展,鋰電池在電動自行車和UPS領域已經起步,鋰電行業(yè)迎來了新一輪發(fā)展。
2012年,湖南杉杉戶田銷量近5000噸,銷售收入達8.3億元,是全球前三大的鋰電正極供應商,公司2013年的目標是銷售8000噸,今年一季度該企業(yè)經濟發(fā)展逆勢而上,銷售收入2.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3%。二季度中,杉杉新材將投入1.7億元用于產能改造項目,目前資金已基本到位,項目改造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5億元。據該企業(yè)負責人介紹,杉杉新材將繼續(xù)推動鋰電池業(yè)務向上下游拓展,力爭5年內將鋰電池全產業(yè)鏈打通,并通過技術升級、管理升級將自身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材料供應商之一。
據了解,湖南杉杉戶田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國家能源新材料產業(yè)化基地--長沙高新區(qū)麓谷科技園內,成立于2003年11月,現有注冊資本2億人民幣,總投資10億元,是全球鋰電正極材料技術規(guī)模領先者,產品遠銷海內外。公司專業(yè)致力于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開發(fā)與生產,擁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等科研創(chuàng)新平臺,及國家多項發(fā)明專利與年產10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規(guī)模。主要產品有鈷酸鋰、鎳鈷錳三元系、錳酸鋰、鎳鈷二元系、磷酸鐵鋰、鈦酸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