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雷軍微博發(fā)布了小米2014年的年度匯報,假如不是又說胡話了,我根本懶得說什么。昨天有人要我真實的分析一下對小米未來的看法,我說我分析的一直都很真實,那么借這個機會,做一下小米年報的真相解讀。
首先,我最無法容忍的一句話是,“450億美元的估值,已讓小米成為了目前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卑压乐诞攦r值我真是醉了,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沒有上市的華為2014年的銷售額就是460億美金,大概是小米的四倍。更值得一提的是,聯(lián)想預計全年銷售額也不會低于400億美金,因為Q1他們就完成了一百多億美金,而聯(lián)想的市值大概是150億美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賣的手機都比小米多。我曾說,估值這個詞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吹牛逼這個事情給量化了,假如你給我投資1美金,占我一千億分之一的股份,那我估值也是一千億美金的,所以大家看看笑笑就好了。至于把估值偷換概念變成價值,實在讓每個正直的人都無法接受。
再看看手機銷量,6112萬臺增長227%,而收入增長含稅743億,增長135%,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我說的人家的企業(yè)收入都是不含稅的,而小米是含稅的,大概原因是,扣稅之后的增長率可能不太好看。就是目前的增長率也是勉強可以接受,手機銷量暴增,利潤只是一般增長,說明了平均售價的降低,意思就是紅米和米3什么的賣的比米四好多了。小米手機的平均價格已經(jīng)從1700跌到了1200左右,如果這個收入還包括小米游戲等方面的收入的化,這個均值還要變得更低。這個數(shù)據(jù)的意思是,小米正在喪失自己當年定位的中端市場,開始下沉了。
值得一提的是,你會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里面有很多值得一提,因為這些都是被刻意含混掉的。零售中有SELL-IN和SELL-OUT的概念,前者的意思是賣到了渠道中,后者的意思是賣到了消費者手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在天貓雙十一當天的數(shù)據(jù)是賣掉了116萬臺手機,而6112萬臺的銷量則意味著小米平均每周也要賣掉一樣數(shù)量的手機,眾所周知,小米是每周一天搶購的,所以,小米每周其實都賣掉了一個雙十一的銷量。我當然不會惡意的揣度小米銷量作假,我只能善意的推測,大量的手機還是在渠道之中的。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數(shù)據(jù),深交所小米科技投資美的公告顯示,小米2013年營收約為265.83億元,凈利潤約為3.47億元,融資時小米集團向DST提交了的2013 年的業(yè)績,營收超過270億元,凈利潤34.6億元。小米解釋的口徑是小米集團公司有很多其他收入利潤很高,我相信雖然利潤是不透明的,但總量總是透明的。所以小米集團的270億營收里面,應該是包括265億的小米科技收入的(我很怕他們說不包括,這樣就要編另一個270億的收入來源)。而區(qū)區(qū)五億總額的差距,帶來了30億利潤的差距,是不是你總覺得哪里不對。
然后我們開始談談小米的未來。
我之前有很多分析小米的文章其實還是在一一應驗,比如凡客的今天,小米的明天,可讀性就很強。小米擴張品類的原因其實并不是打造什么未來家居夢,其實和凡客當年擴品類一樣是為了保數(shù)據(jù)增長。在電視銷量實在無法撐起收入增加的估值后,就只好殺入電器領域,這是入股美的重要原因,畢竟美的的銷量放在那里,一千多億呢。怎么變成小米的銷售額呢?太簡單了,前幾天空氣凈化器火的時候,一個技術團隊就收購了一批庫存貨,然后往里面加一個傳感器能遙控看數(shù)據(jù)就當智能空氣凈化器賣了。往空調什么的里面加這個東西就太容易了,只要兼容一下miui,就可以當小米的銷售額了。下一步則估計是要推出小米汽車,原因也非常簡單,汽車的銷售價格是目前除房產(chǎn)奢侈品外,日常消費品中最高的了,賣一輛汽車等于多少臺手機啊。
小米最大的優(yōu)勢其實只有一個,硬件廠家的流水和利潤,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估值。今年做了七百億,明年就要一千四,再不上市后年就要兩千八,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jīng)停滯增長的前提下,上哪里找這些收入來源呢?華為聯(lián)想是全產(chǎn)業(yè)鏈,全球發(fā)展,限于知識產(chǎn)權,小米出國就很難沖出東南亞,所以……做做汽車和房地產(chǎn)也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