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強調,目前市銷產(chǎn)品上標注的容量均為移動電源電芯容量,又稱為電池能量,不等同于移動電源實際能夠釋放的能量。
因為電芯的電壓為3.7V,不能直接為智能手機充電,需要經(jīng)過升壓電路的轉換,將電壓升到USB標準電壓5V后,才能為智能手機充電。這一過程中,移動電源的額定容量發(fā)生變化。
例如10000mAh的電池容量,理論上完成轉換的移動電源額定容量為7400mAh,消費者應注意兩者的不同。
段勇指出,并非標稱容量大的產(chǎn)品,提供的電量就多,轉換效率決定了3.7V的電池能量轉換到消費者能利用的5V電能過程中損失了多少電量,利用率有多高。本次風險監(jiān)測中,該項目符合率僅為38%,其中最低轉換率僅為71.85%,因此也帶給消費者以容量虛標的感受。
多品牌移動電源“上黑榜” 專家支招如何選購
本次抽檢中,34批次樣品來源于電子商務平臺,26批次樣品來源于實體店。涉及的品牌包括EAGET、酷比魔方、三星、DBK迪比可、MI小米等47個主流品牌各檔次的產(chǎn)品,單價從40元到378元不等,但無一符合抽檢標準。
專家建議,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盡量購買金屬外殼的移動電源。因為金屬外殼在移動電源的產(chǎn)品結構中起到散熱器的作用,可以將鋰電池的熱量通過金屬外殼散發(fā),從而減少起火和爆炸風險。
此外,不要一味貪圖容量大,要根據(jù)用途選擇合適的輸出電流,并注意電源充電結束后要及時斷電,避免長時間通電造成的風險。
對于價格問題,段勇提醒,例如10000mAh的產(chǎn)品,考慮到正常的材料和成本已經(jīng)超過60元,因此不建議消費者選購60元以下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