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混合動力是否可以起到節(jié)油的作用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目前汽車廠商對自己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制定方式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看混合動力車如何解決“續(xù)航旅程焦慮癥”

混合動力可以“更節(jié)油”的口號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噱頭后,駕駛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們都在考量我具體應該如何做才能讓車更省油?

事實上,混合動力是否可以起到節(jié)油的作用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目前汽車廠商對自己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制定方式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目前最為主流的系統(tǒng)是日產、通用等汽車公司采用的混動裝置,即電池和內燃機互相作用組成再生制動系統(tǒng)——車輛低速行駛時電池工作,達到高速后內燃機一并啟動。同時汽車的動力系統(tǒng)能在汽車減速的時候收集能量,給電池充電。這意味著你的每一腳剎車都相當于在給汽車“加油”。當車載電池的電量耗光后,滿箱的汽油給予你充足的時間尋找到下一家可以充電的地方。具備雙重保險的解決方案曾被汽車公司們認為是普及電動車之前最好的辦法。

包括雪弗蘭沃藍達和日產聆風在內的汽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對純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的焦慮問題。因為再生制動系統(tǒng)的介入,混合動力車的續(xù)航里程并不是持續(xù)減少,而是會隨時增減。這讓人們對“我的電池電量是否夠用”的擔心轉移到“我如何讓電池不停充電的”問題上。更進一步說,“如何盡量讓再生制動系統(tǒng)一直工作”成為了混合動了車主更在意的問題。

Voltstats.net網站是一個北美地區(qū)的沃藍達發(fā)燒友每天都要登錄的網站。這些發(fā)燒友們在網站上討論的主題并不是車的性能、駕駛感等駕駛話題,而是探討如何讓充滿電的汽車跑的更遠。

網站主頁上展示了沃藍達的車主們通過通用安吉星系統(tǒng)得到的行車數據,并做了一個詳細的排名。目前排名第一車主積累了5萬英里的“電動里程”,消耗了4000加侖汽油?!巴ㄟ^數據我可以知道什么樣的駕駛習慣是最節(jié)油的?!本W站發(fā)起者Mike Rosack說通用在去年提供了安吉星系統(tǒng)的接入口,他現在能每天看詳細的車輛運行信息,然后盡可能保證少耗油。

其實,在如今都市的交通環(huán)境下,汽油在混合動力車中實際作用著實有限。家住俄勒岡州的Dave Barthmuss在2013年夏天買了一輛雪佛蘭沃藍達,由于其居住的城市堵車嚴重,開車出行基本處于低速狀態(tài)。9個月后他發(fā)現汽車中油箱只少了1格,這讓發(fā)動機維護系統(tǒng)不停的工作。發(fā)動機維護系統(tǒng)是通用的一項重要技術,旨在避免用戶長時間不使用汽油,導致內燃機系統(tǒng)老化。內燃機維護系統(tǒng)會在5-6個星期啟動一次,清潔油箱中的油渣。

看混合動力車如何解決“續(xù)航旅程焦慮癥”

遇到Dave Barthmuss一樣問題的用戶并不是少數。當城市交通愈發(fā)的擁堵,電動機成為了混動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而且你只需要在傍晚將汽車充上電,一早上你就能夠得到幾百英里的里程,遠超過了在一個城市行駛的最大范圍。

紐約時報在近日發(fā)布的一篇報道中指出,混合動力車正在帶來一個新的樂趣,即讓人們熱衷于通過改變駕駛習慣而讓電池在行車中獲得更多的電量。包括沃藍達和聆風在內的多位北美地區(qū)車主都不同程度上愛上了減速這一動作。

密西根大學的教授Matt Stehouwer是一位沃藍達的車主,他最近通過研究汽車耗油數據和回家的線路圖,在學校和家之間制定了一條“最少耗油”線路?!拔視驗槟硹l路上可能會堵車而走這條路。”Matt Stehouwer說。

可見,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們已經將如何延長電動機的運行時間當作了一種游戲,車主們會在社交網絡或者論壇中比拼誰可以更少地耗油。目前有一家名為CarKnow的網站正在制定一套混合動力汽車的節(jié)油攻略,包括當車速處于什么狀態(tài)時可以提速或者踩剎車。

或許“讓混合動力車更節(jié)油”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混合動力車市場新的服務項目。由于公用充電樁的安裝量還遠不能允許電動車像汽油車一樣隨意出行。混合動力帶來的新樂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讓混合動力更有市場。所以當你還開著Tesla感受“續(xù)航旅程”焦慮的時候,不如換一種體驗,感受下混合動力汽車的樂趣吧。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混合動力
中國電池網
先進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