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財政部網(wǎng)站發(fā)布了《四部委確定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qū)域名單》,28個城市或區(qū)域成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涉及21個省、市、自治區(qū)。被業(yè)界寄予厚望、經(jīng)濟基礎好的江蘇卻意外無一入選。
省經(jīng)信委相關人士昨日下午表示,江蘇未能入圍非常遺憾。去年,我省已確定南京、蘇州、南通為全省首批新能源汽車應用試點城市,要求到2015年底前各自推廣應用1000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超過50%。今年9月,財政部等四部委出臺新版補貼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均可推廣應用,我省將常州、揚州、鹽城納入省級試點范圍。
業(yè)內人士坦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主角是地方政府,由于車輛價格較貴,各地積極性并不高,推廣未達到預期進度,直接影響了此次國家的評審?!艾F(xiàn)屆政府不愿花大錢購置新能源汽車留給下屆政府用,這種短視行為使得新能源汽車推廣很困難?!睋P州亞星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與地方政府談推廣工作時常常碰壁。
比如,一輛純電動公交車售價在150萬元左右,省、市財政分別補貼20萬元、30萬元。按日均行駛300公里計算,電動公交車1公里1度電,運營成本240元左右;燃油車耗費120升柴油,運營成本870元左右。這樣下來,電動公交車每天省下630元左右運營成本,5年就是110萬元左右,燃油公交車售價恰恰就比電動公交車便宜100萬元左右?!半妱庸卉?年就能賺回這100萬元差價,第六年、第七年收回財政補貼,此后還將為公共財政省下大筆運營費用補貼,環(huán)保收益更是明顯?!鄙鲜鲐撠熑颂寡?,六七年地方主要領導都要換一兩任了,哪會算這么長遠的賬。
另外,相比浙江、廣東等地,我省現(xiàn)有省級試點城市的推廣模式還不夠創(chuàng)新,也使得應用規(guī)模難提高。目前,杭州等地通過租賃等市場化手段化解了前期投入大的難題,深圳則將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結合的比較好。
考慮到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與日俱增,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已寫進省政府近期出臺的多個意見和規(guī)劃。我省正在修訂方案,申報第二批試點城市。參照獲批的第一批試點城市,可能以城市群的模式在蘇南地區(qū)跨市運營新能源汽車,拓寬應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