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威馬、小鵬、零跑、奇點、電咖、正道……近幾年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令人目不暇接。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的造車新勢力超過30家,但是只有電咖、小鵬等少數車企在今年的年中榜單有銷量。

電咖汽車

圖/電咖汽車

“新出行的風口在幾年前尚無人觸及,但如今已變成非?;馃岬馁惖??!笨萍紕?chuàng)投媒體36氪總裁馮大剛在近日舉辦的2018新風向大會上表示。而電動汽車的造車新勢力借著新出行的風口,似乎已經在這個火熱的賽道上跑在了前面。

智能網聯(lián)助力彎道超車

在全民對汽車品質期待不斷提高的時代,汽車“智能網聯(lián)化+新能源”已是大勢所趨,幾乎所有造車新勢力都在追求實現(xiàn)用戶與產品更便捷、高效的交互。

在愛馳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付強看來,電動化基礎上的出行工具智能化,正在改變汽車的屬性。電咖汽車首席營銷官向東平認為,對汽車新品牌來說,技術是根本?!拔覀兲幵凇悄芫W聯(lián)+新能源’的風口,現(xiàn)在的汽車和過去概念不同,而新勢力在技術方面有后發(fā)優(yōu)勢,有可能實現(xiàn)彎道超車?!?/p>

然而,由于缺乏可實現(xiàn)量產的產品,且不斷融資“燒錢”,互聯(lián)網造車被認為“不靠譜”,造車新勢力哪怕創(chuàng)始人是“汽車老兵”,也難以打消消費者對新品牌的顧慮。“讓消費者接受一個新的汽車品牌,需要下很大功夫。例如當前在歐洲想要建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毕驏|平坦言。但他同時表示,中國是與國外完全不同的市場,現(xiàn)在也是和過去完全不同的時代,小米、阿里等較為成功的品牌成立時間也較短,造車新勢力在如今開放的市場完全有機會。

在電動汽車領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特斯拉,因為它是創(chuàng)建并貼上電動汽車標簽的先行者?!备稄娮隽艘粋€比喻:就像如今智能手機的側重早已不再是簡單的通話功能,將來的汽車也不會局限于運輸,而是成為智能運載出行設備。他很有信心地表示,如果造車新勢力在智能網聯(lián)方向堅持做、做到位,是可以被消費者認可和接受的。

攜手共享出行開辟新路

今年3月份,滴滴與車和家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出適合共享出行的新能源汽車,對標出行場景為滴滴最主流的快車業(yè)務,定制車預計2020年推向市場。零跑汽車則在為共享汽車平臺大道用車提供定制車輛,由威馬汽車控股的合資公司預計三年內將在海南省投放1500輛新能源汽車用于共享出行業(yè)務。

“牽手”共享出行服務,成為了造車新勢力的另一個機遇。關于布局共享出行的初衷,付強告訴記者:“我們和出行公司合作,就是為了明白行業(yè)痛點在哪,用戶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在此基礎上推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p>

與前途K50、蔚來ES8等造車新勢力推出的中高端車型不同,電咖推出的首款車型EV10定位是“國民精品小車”,滿足分時租賃、年輕用戶的代步需求。對此,向東平表示,電咖之所以先推出微型小車再推出高端品牌,是基于對電動汽車市場方向和對未來用戶市場的判斷?!拔磥淼某鲂袌鼍昂陀脩魧嚨男枨罂赡芎同F(xiàn)在完全不一樣,我認為占共享市場主導地位的是中小型車。”

36氪分析師劉士武也認為共享出行是電動汽車非常好的出口:“第一要讓用戶接受電動汽車,而共享出行是電動汽車快速普及的方式;第二可以通過金融手段吸引消費者投資電動汽車項目,最終也會演化為共享出行的模式?!?/p>

九成車企或被淘汰

蔚來、威馬、小鵬、零跑、奇點、電咖、正道……近幾年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令人目不暇接。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的造車新勢力超過30家,但是只有電咖、小鵬等少數車企在今年的年中榜單有銷量。

新勢力車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即便如此,造車門檻較高卻是不爭的事實。“造車是一門苦生意,周期長、資產重,消費者接受還需要一定的過程?!眲⑹课湔f。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一句“200億是造車的門票”也證明了造車的投資巨大。除了巨額的資金投入,不易獲取的生產資質也是決定車企能否存活下去的重要因素。

向東平認為,生產資質和產業(yè)政策是造車進入市場必備的條件,但不是未來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拔覀冊燔嚻髽I(yè)對政策表示歡迎,因為當下的造車市場確實有些浮躁,而制定政策和門檻有利于去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讓真正做好事情的人能夠持續(xù)做下去?!敝劣诖罄颂陨澈髮O露嗌偌倚聞萘嚻螅J為電動汽車不會像互聯(lián)網市場一樣一兩家獨大,而是更像手機市場一樣多巨頭并存,“五家以上都有可能”。

付強對此同樣樂觀:“這一輪新競爭中,我相信肯定有人能勝出,也肯定有人被淘汰,這是自然規(guī)律。現(xiàn)在汽車‘四化’提供了新的窗口,我認為窗口期是五年,優(yōu)秀車企成功的概率比非窗口期成功概率要大。”至于具體概率,付強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即約10%的車企能夠存活下來。“但是,進入造車行業(yè)的機會比進入其他行業(yè)要大,因為這完全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备稄姳硎?。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造車新勢力
雙積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