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0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yè),涵蓋了乘用車、客車和專用車領域,但是產品質量、安全性、核心技術等方面總體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企業(yè)技術研發(fā)持續(xù)投入不足,技術先進、性能可靠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量少。在累計已獲得生產許可的4000多個新能源汽車車型中,實際投產的車型僅占總數的1/4左右。

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保持穩(wěn)定增長 新能源汽車牽引行業(yè)轉型

今年4月份,新能源汽車榮威e550銷售了2110輛,同比增幅達341%,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成為新能源中級車銷量冠軍;之后的5月份、6月份連續(xù)銷量突破2000輛。今年上半年,榮威e550銷售8711輛,同比增長162%。上汽乘用車公司相關人士分析,按照往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前低后高的趨勢,預計榮威e550下半年銷量將超過上半年,今年實現1.8萬輛的銷量目標問題不大。

榮威e550的突出表現,是我國汽車行業(yè)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上半年銷售火爆的一個典型。11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公布了6月份和上半年的汽車產銷數據。相比去年上半年的斷崖式下滑,中國汽車市場今年上半年呈現增長趨勢,而且在財政補貼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呈井噴式增長。

產業(yè)勢頭總體良好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11日發(fā)布的2016年上半年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289.22萬輛和1282.98萬輛,同比增長6.47%和8.14%,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提升3.83個百分點和6.71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介紹,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呈現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且增幅比上年同期明顯提升。而6月份的汽車產銷雖然比上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呈現較快增長。

在主要細分領域,乘用車上半年共銷售1104.23萬輛,同比增長9.2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4.43%。其中,增幅較快的仍為SUV車型和MPV車型,上半年銷量分別為385.01萬輛和119.99萬輛,同比增長44.26%和18.06%;相比之下,轎車車型和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呈現下滑趨勢,上半年銷量分別為556.86萬輛和42.36萬輛,同比下降3.91%和32.61%。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年初預計6%的全年增長目標基本能夠實現,協會將根據上半年銷量數據,在本月稍晚時候給出修正預測。

新能源車增長迅猛

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仍然是增速最快的市場。這一方面是由于其基數小,另一方面是由于國家戰(zhàn)略引導和政策支持,如新能源汽車補貼和牌照政策等。

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3.11萬輛,同比增長340%,一舉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0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6.9%。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13.4萬輛和1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0.8%和16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4.3萬輛和4.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57.1%和64.2%。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一度遭遇挫折。當時,不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幅度滑坡明顯,同時提高了補貼門檻;再加上受到年初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清查“騙補”以及多地新能源補貼政策遲遲不出臺的影響,1至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僅銷售了39463輛,比4月、5月兩個月的總銷量還少了7000多輛。

不過,隨著4月各地補貼政策陸續(xù)推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增長迅猛。6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高達4.4萬輛,同比增長107.3%。

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發(fā)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騙補”事件對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影響不算很大,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較高增長,這主要是受到一線城市限行、限購及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推動??紤]到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繼續(xù)下滑,以及外界擔心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提供免費牌照的政策明年可能生變等因素,下半年尤其在年底之前,新能源汽車恐怕還會引發(fā)一輪搶購熱潮。

11日同時發(fā)布的還有中汽協和尼爾森聯合編制的2016年《新能源車消費者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6年很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拐點,消費者需求出現了區(qū)域性和結構性變化,環(huán)保理念漸入人心。但同時,新能源車也面臨著電池性能、充電設施、政策法規(guī)瓶頸等難題。

謹防產能過剩風險

受國家發(fā)改委產業(yè)協調司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fā)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分析和提示》報告。報告中提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受到各方關注,社會投資意愿強,但是地區(qū)和企業(yè)的盲目發(fā)展問題也較為突出。一些不具有產業(yè)基礎、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fā)能力的地方和企業(yè)加劇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

據了解,2016年上半年,涌現出一些掌握先進技術、競爭力較強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等企業(yè)。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0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yè),涵蓋了乘用車、客車和專用車領域,但是產品質量、安全性、核心技術等方面總體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企業(yè)技術研發(fā)持續(xù)投入不足,技術先進、性能可靠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量少。在累計已獲得生產許可的4000多個新能源汽車車型中,實際投產的車型僅占總數的1/4左右。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戰(zhàn)略方向,產業(yè)目前正處于加快發(fā)展時期,需要加強企業(yè)關鍵技術研發(fā)能力建設,提高產業(yè)化水平,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防范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純電動汽車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