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的補貼政策,2016年到2020年新能源購車補貼相對往年將開始退坡。2014年的客車市場產能僅為25萬輛,而今年各客車企業(yè)紛紛擴產。據悉,2015年的客車產量已達70萬輛,新能源客車生產井噴,產能過剩的憂患隱現。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 警惕電動客車“大躍進”

2015年末50萬輛的目標雖無望達成,但新能源汽車產量爆發(fā)的趨勢愈演愈烈。最新數據顯示,根據整車出廠合格證統(tǒng)計,繼2015年10月產量超5萬輛新能源汽車后,11月生產7.23萬輛,再超預期,同比增長6倍。2015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預計全年可達36萬輛左右。

中央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guī)劃公布后,各車企也紛紛按照該藍圖部署企業(yè)的“十三五”規(guī)劃。有機構統(tǒng)計,未來五年,僅八大車企集團合計將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便多達91款,合計目標銷量超300萬輛。

“調結構”現在改成了“供給側”,新能源汽車雖是汽車產業(yè)的“供給側”,但如果細心觀察會發(fā)現,新能源汽車的結構也已出現分化。

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在乘用車和商用車同時放量,巨幅攀升的同時,純電動商用車增速更為驚人。具體來看,1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3萬輛,同比增長7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3.09萬輛,同比增長達18倍。前11個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1.72萬輛,同比增長3.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9.01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再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11月份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7509輛,同比增長2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3893輛,同比增長97%。前11個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5.30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89萬輛,同比增長90%。

顯而易見,車企對純電動車的偏愛遠高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而在純電動車當中,純電動商用車的增幅是遠高于純電動乘用車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簡言之,在補貼方面純電動車型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明顯傾斜。增長率達到18倍的純電動商用車的增長,是由于新能源公交車在推廣目標壓力下,公交領域各個政府部門的采購訂單保持了高增長,同時,公交油價的補助政策疊加催化了市場對于新能源商用車的需求。

銀河證券認為,新能源商用車爆發(fā)性增長的背后是企業(yè)在補貼退坡前突擊生產造成的。市場的真正情況是,下滑的客車市場需求無法支撐新能源客車如此趨勢高增長供給,該領域產能過剩憂患已經出現。

據最新的補貼政策,2016年到2020年新能源購車補貼相對往年將開始退坡。2014年的客車市場產能僅為25萬輛,而今年各客車企業(yè)紛紛擴產。據悉,2015年的客車產量已達70萬輛,新能源客車生產井噴,產能過剩的憂患隱現。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電動客車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