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比亞迪4S店:我們這里可以提供預訂,可以訂車,但是展廳是沒有現車的。
江淮汽車客服:目前有新能源銷售的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青島、合肥八個城市,這個新能源車的話是需要當地有政府補貼才能銷售的。
北汽營銷總經理張勇:我們的車主要選擇在一二線城市來布局,主要是有補貼的城市,其它的城市有方案,但是沒有執(zhí)行細則。
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新車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從2014年的0.1%快速上升到2016年的0.7%,當中北京增長更為迅猛,從2015年的1.5%占比上升到2016年的6.2%;但廣大非限購地區(qū)的新能源車在新車市場的占有率僅0.1%,幾乎完全沒有啟動。
新能源車補貼退出將加速優(yōu)勝劣汰
可以說,不限行、不限購,再加補貼,是新能源車近年來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記者也注意到,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去年發(fā)布的十三五有關文件,當前執(zhí)行的補貼政策從明年開始將逐步下調直至最終取消。那么,一旦失去補貼,新能源車行業(yè)還能繼續(xù)發(fā)展嗎?
按照相關政策設計,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今年基礎上下調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以目前北京市場銷量較高的北汽EU260為例,原價25.69萬元,補貼后的實際售價為14.69萬元,補貼下調后,明年這款車的實際價格就會變?yōu)?6.89萬元,消費者需要多掏2.2萬元。補貼的下降和退出顯然會影響到不少本來就心存猶豫的消費者。
北京消費者:沒有補貼的話這個價格對我來說是比較高了。
北京消費者:我可能還是需要慎重考慮一下,畢竟二十多萬如果買汽油車的話可能會買一個不錯的很好的車。
北京消費者:燃油車搖號搖不上,還需要一輛車。
北京消費者:主要是搖不上號,現在家里面需要一輛車,就選購了新能源車。
盡管也有不受限行約束,以及價格補貼等因素影響,但記者發(fā)現,多數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的主要心態(tài)還是“等不起”。
由于申請者不斷累積,目前北京普通燃油車合格申請者已超過260萬,但指標卻逐年減少,今年第四期燃油車個人中簽率僅為0.136%,這意味著每733人才有1個人能拿到指標。
新能源車:離了補貼不好賣
盡管消費者對申請新能源車指標熱情看漲,但對車企來說,這種熱情要變成現實的成交量還有不小的距離。記者發(fā)現,在北京,拿到新能源指標最終卻又放棄的人不在少數,而在一線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區(qū),新能源車銷售更是不樂觀。
4S店員工打電話詢問擁有指標的客戶是否買車,電話被掛掉拿到指標后不急著買車,臨到指標到期選擇放棄,這樣的情況銷售人員不是第一次遇到。數據顯示,盡管2015年北京配置新能源車指標超過4萬個,但當年新能源車實際上牌量卻只有1.56萬輛,也就是說,到當年底,有兩萬多個指標還留個人手中。事實上,新能源車在實際使用中的各種不足,比如續(xù)航里程不夠、充電不方便等,仍然是制約他們購買的最大原因。
北京消費者:也猶豫過一段時間,主要是擔心充電樁。
北京某汽車經銷商:現在主要是看車的人多,觀望的客戶比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