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第一代三星Note推出的時候,筆者還覺得如此大的機器,如何讓人們接受,當時筆者還拿著自己3.5英寸的蘋果iPhone 4與5.3英寸三星Note一代說到底哪一款才是未來手機發(fā)展的趨勢呢?結果是怎樣就不用多說了,從3.5、4.0、4.3、5.0、6.0直至7.0英寸,手機屏幕的尺寸只有更大,沒有最大。而從各方面的傳聞來看,今年連一直堅持小屏幕的蘋果也按捺不住了,可能將推出4.7英寸和5.5英寸兩個版本的iPhone,這也將大屏手機的競爭更加趨向激烈化。
凡事都可能是雙刃劍,大屏手機既有優(yōu)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因素是否能影響你選購大屏手機呢?同時蘋果假如真的推出大屏版iPhone又將對手機行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將為大家逐一分析。
一、手機屏幕尺寸的演變
筆者印象中的手機屏幕還是從不足2.0英寸的諾基亞手機開始,也就是大概是10年前,那時候手機的設計還是以直板為主,為了帶來更好的鍵盤操作,所以廠商往往會選擇采用2.X英寸的屏幕,如當年的街機諾基亞N73就是2.4英寸的。
而后來能讓手機屏幕做得更大的重要因素是新的設計潮流——翻蓋和滑蓋,這兩種設計都可以讓手機的屏幕做得更大,部分機型已經接近3.0英寸。
但真正對手機屏幕尺寸起到本質變化的還是蘋果iPhone手機的出現(xiàn),還記得第一代iPhone上采用的3.5英寸的屏幕被不少人稱為大屏幕,后來Android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更是令手機屏幕的尺寸開始了飛躍,大屏幕手機的定義每年至少增加0.3到0.5英寸,而在過去這一年里,手機屏幕已經飛躍到7.0英寸的級別,已經可以完全代替平板了。
二、大屏幕手機帶來的好處
1、較大的屏幕便于操作
進入觸屏時代,手機的操作基本都在屏幕上完全,尺寸變成影響操作體驗的重要因素,如前五代蘋果iPhone那僅為3.5英寸的屏幕,對手指操作的局限性就很大,更重要的是文字輸入時十分的不方便,特別是歐美用戶多以全鍵盤進行輸入,虛擬按鍵的面積太小,經常會造成誤操作,因此大尺寸屏幕會讓操作更加便利些,特別是文字輸入時,當然大屏幕也讓我們玩游戲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大屏手機現(xiàn)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充當著平板電腦的替代品,你出門可能不一定會帶平板電腦,但基本一定會帶手機,大屏手機可以更好地成為與用戶交互的媒介。
2、讓分辨率更加高
自從蘋果iPhone 4帶來了Retina(視網(wǎng)膜)屏幕這個概念后,廠商和消費者就一直在把手機的顯示精度提升。從過去的qHD、720P、1080P到今年的2K,手機的分辨率越來越高。要提升分辨率除了提高ppi(每英寸的像素數(shù)量)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大屏幕的尺寸,如目前1080P分辨率的屏幕最小尺寸也要4.7英寸,而2K級別則要5.5英寸,因此分辨率的增長也促使屏幕尺寸不斷增加。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均可以使這些大屏手機取代平板電腦成為新一代的“看片”神器。
3、大屏幕成為手機宣傳的重點
現(xiàn)在奧運會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而在手機行業(yè)也可以用類似的口號來總結,就是“更強更高更大”,更強的CPU處理能力,更高的攝像頭像素,還有更大的屏幕尺寸。為了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手機廠商都為自家的產品設計出各種不同的賣點,在CPU和攝像頭硬件一樣的情況,就依靠更大的屏幕來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