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量廠商又一擁而上搶占市場,以無序低價的競爭重蹈覆轍,中國光伏下游產業(yè)或許還將遭遇今天制造業(yè)面臨的困境。

盡管當前全球光伏市場已經長時間陷入較為低迷的環(huán)境,但近日來自波士頓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最新研究報告為其注入一支強心針。

報告顯示,全球光伏材料市場有望在2018年反彈。

鑒于行業(yè)供需平衡有所提高,全球光伏材料市場預計將在2015年供需重獲平衡時出現(xiàn)顯著復蘇狀況,2018年光伏材料市場銷量有望攀升52%,材料分化和創(chuàng)新將成為全球需求可持續(xù)增長的主要動力。

與2012年相比,金屬材料市場在未來5年將從178億美元上漲到272億美元,包括多晶硅和金屬吸收材料將貢獻128億。由于全球硅模塊需求增加,僅多晶硅材料即將占領6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當前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yè)正面臨著新的機遇。

商務部近期聲明正在決定是否以回溯的方式對美國、歐盟和韓國供應商征收懲罰性關稅,在此影響下,國內多晶硅行業(yè)領軍者如協(xié)鑫集團、大全集團等正借助進口減少的機會提高產能。如果Lux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預測精準,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yè)發(fā)展前景看好。

Lux Research的報告顯示,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高效并能延長電池或模塊使用壽命的分化材料將取得驕人的收益。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必將推動材料創(chuàng)新,從而降低每瓦或每千瓦時的價格。

未來幾年硅模塊生產材料市場會劇增,2018年將達到238億美元。背板、非熱熔膠封裝、金屬化漿料和增透膜為材料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機會。

其中,太陽能產業(yè)將更趨向于每千瓦時低價而非每小時低價,模塊質量改進的有效計劃和實施也為材料研發(fā)人員創(chuàng)造了機遇。

而在今年年初,美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學會的市場研究部門曾對全球近800家太陽能產品制造商進行的統(tǒng)計顯示,中國廠商在硅片、晶硅電池和模組制造上的產量已經遙遙領先全球其他國家的廠商。

同時,中國在多晶硅和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大量投資,也將使得中國在未來2~3年里成為多晶硅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出大國。

但需要警惕的是“做大”并不意味著“做強”。

在光伏制造業(yè)已經舉步維艱之際,去年年底至今國家開始大力扶持下游電站建設——特別是分布式電站的建設,以拓寬內需市場。

但是如果大量廠商又一擁而上搶占市場,以無序低價的競爭重蹈覆轍,中國光伏下游產業(yè)或許還將遭遇今天制造業(yè)面臨的困境。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光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