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一則廣州充電運營商聯名投訴小桔充電“二選一”壟斷市場的消息,讓充電服務問題走進大眾視野,充電平臺限制性條款引發(fā)的各種問題也被放大,引起行業(yè)各方關注。近年來,為提升充電便利性,行業(yè)一直在提倡充電樁的互聯互通,由此誕生了多家第三方充電平臺,小桔充電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第三方服務平臺給消費者提供充電便利性的同時,也存在規(guī)范性發(fā)展的問題,此次小桔充電暴露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更凸顯行業(yè)規(guī)范性發(fā)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小桔充電“二選一” 限制條款被投訴
“小桔充電要求我們‘二選一’,提出的限制性條款我們很難接受?!薄吨袊噲蟆酚浾吡私獾剑钕壬趶V州花都區(qū)運營著一個有十幾根充電樁的充電站,小桔充電設置的“二選一”限制性條件,不僅未能給李先生的充電站帶來更多客流,反而因為障礙的設置,降低了來此充電的車主的充電體驗,這讓李先生苦不堪言。一位來此嘗試充電的車主王女士表示,因為平臺設置了障礙,讓她不得不重新安裝App,在手機上已經有多個充電類App的情況下,她不想再安裝其他App,因此,她決定選擇去其他充電站充電。
“我們之所以選擇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就是希望能借助他們的數據流量優(yōu)勢,吸引更多的客戶,讓我們的充電服務更便捷,可是平臺限制性條件的設置,不但讓他達不到預期目的,反而還失去了一部分客戶。甚至有些客戶即使按照要求操作了,但充電體驗卻下降了,這對我們的運營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帶來負面效應。但同時,要完全放棄與充電平臺合作,于我們這種小微運營商而言也并不劃算,真的很難!”李先生的顧慮正是廣州諸多運營商聯名投訴小桔充電的原因。
據了解,小桔充電在與充電運營商簽訂的合同里提出:未經小桔充電同意,運營商不得就協議下約定的充電站項目與其他相同或類似業(yè)務的主體開展與本協議實質相同或類似的合作。而對于違約的情形,小桔充電則開出了“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就其違約行為按照人民幣100萬元/站的標準支付違約金”。這樣“二選一”的限制性條款,不僅損害了充電運營商的利益,還涉嫌壟斷,因此遭遇運營商的投訴。運營商們在投訴中稱,小桔充電在廣州市場通過各種形式促銷,擠壓其他平臺的充電站,占領了廣州一半的充電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運營商們認為該情形已經涉嫌違反了《反壟斷法》。這種頂著惠民之名行涉嫌壟斷之實,對市場健康發(fā)展的危害極大。亟需市場監(jiān)管及時干預。有消息稱,參與投訴的運營商已經達到了46家。
“充電平臺引發(fā)的爭議,已經成為充電服務行業(y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今年春節(jié)后,這方面的問題引發(fā)廣泛關注?!敝袊妱悠嚦潆娀A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向《中國汽車報》記者透露,充電平臺引發(fā)的各種爭議已經成為目前充電服務行業(yè)關注的焦點,每次業(yè)內人士聚在一起,大家都會關注、討論相關問題。媒體也對此次小桔涉嫌壟斷被投訴事件關注度很高,充電服務平臺利用自身數據優(yōu)勢壟斷市場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行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各方引起足夠的重視,引導構建公平有序的健康競爭環(huán)境。
更引人關注的是,運營商投訴之后,小桔充電不但沒有修改限制性條款,反而要求運營商簽署補充協議,并撤銷投訴申請,且維持100萬元賠償的違約條款。小桔充電的補充協議要求,小桔充電允許運營商與其他平臺合作,但必須是小桔充電認可的平臺。小桔充電有權決定是否接入或斷開。運營商需要根據小桔充電的對接需求,對充電樁的軟件或硬件進行適當的調整/改造,確認符合安全條件后才能接入。同時運營商不能和其他平臺開展補貼、促銷等活動;小桔充電有權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運營商場站的管理和運營策略。補充協議依然保持了運營商們違約按每個站100萬元賠償的違約條款。
有運營商透露,在事件持續(xù)發(fā)酵之后,小桔充電迫于輿論和市場壓力發(fā)出條款豁免通知函,并且該通知函直接出現在小桔充電為運營商提供的充電管理后臺進入界面中,運營商必須點擊確認才能進入后臺查看場站狀態(tài)、訂單數據、營業(yè)流水等信息。
由于小桔充電的補充協議并未獲得運營商的認同,運營商正在等待有關部門的調查。充電運營平臺的壟斷問題也仍在持續(xù)發(fā)酵。此次廣州充電運營商的投訴,還涉及恒大旗下星絡充電不正當競爭的問題,運營商們呼吁,星絡充電用價格戰(zhàn)等手段搶奪客戶,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請監(jiān)管部門叫停。
不正當競爭擾亂市場發(fā)展
據了解,目前充電運營服務商的服務平臺一般都需要兩個端口,一個是面向用戶使用的客戶端,有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各種形式,為用戶提供查詢、充值、掃碼等功能;一個是運營商自己使用的后臺管理端,能夠實現遠程管理、收發(fā)、控制充電樁硬件。對小微運營商而言,很少具備自研管理系統(tǒng)的能力,而且一些運營商只有幾十根充電樁,沒有自研的必要,所以“外包”成為他們的選擇。然而“外包”也有一些弊端,無法保證質量的同時,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于是,與第三方充電運營商合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這些小微運營商更好的選擇。也正是看到小微運營商的這種需求,近兩年,第三方運營平臺不斷興起,小桔充電、星絡充電、快電等各種App不斷推陳出新,意圖搶占市場。據了解,一般運營商需要支付充電平臺10%~20%的充電服務費,不同的企業(yè)抽成比例各有不同。
另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充電服務商為了借助第三方平臺提升流量,除了付費還不得不接受一些限制,小桔充電此次被投訴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有些充電平臺甚至還利用數據資源進一步侵占運營服務商的利益。有業(yè)內人士就向媒體反映,當在一個局部市場中,某家第三方平臺一家獨大時,充電運營商會繼續(xù)保持與它的合作,而一旦其他平臺進入該市場,并開始進行瘋狂補貼時,這家第三方平臺的流量和訂單必然會出現下降,但由于平臺綁定的原因,運營商無法和其他平臺合作,矛盾便開始出現,小桔充電暴露出的問題就是由此產生的。這與早期的共享單車、打車軟件的競爭頗為類似,只是這次出現在充電運營領域,且競爭的主要資源也從大眾消費者變成了充電運營服務商,尤其是那些小微運營商。一些大型充電運營商,則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資源進行抗擊。如2019年4月1日,特來電、星星充電、萬馬新能源3家國內主流運營商同時宣布退出小桔充電,所有充電樁數據從小桔充電下線,用戶無法再通過小桔充電在這3家運營商旗下的充電站充電。3家運營商認為,小桔充電不應該介入線下充電站建設,與運營商競爭。
特來電相關負責人當時指出:“如果雙方繼續(xù)保持互聯互通合作,我們做線下建設運營,小桔充電做線上引流,這種模式是雙方共同需要的,也是可持續(xù)的。但是,小桔充電不能利用我們的數據,解構分析后去發(fā)展加盟商,在我的場站附近再建站,這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意。雖說不是小桔充電直接投資的,但長此以往,小桔充電手里可控的場站會越來越多,而加盟商的合作深度又比我們深,資源上勢必會有傾斜,我們?yōu)樗俗骷抟率强深A見的局面。”對此,仝宗旗表示,充電平臺在拿到充電運營數據后,根據數據建站(樁)搶占運營服務商的資源,已經成為一種不正當競爭,對正常的市場競爭構成威脅。
做好服務才是競爭的關鍵
“充電平臺是有存在意義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微運營商生存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競爭的加劇使得這個工具變了味。我們倡導公平的市場競爭,不要設置‘二選一’、‘三選一’這類限制性條款,關鍵是要把服務做好。”仝宗旗強調,充電服務體驗的提升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發(fā)展的重點。他認為,平臺方“砸錢”引流的做法并不能長久,靠限制性條款帶來的合作,也不利于長期穩(wěn)健合作關系的建立,各方應在提升充電服務上多下功夫。
在仝宗旗看來,充電服務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行業(yè),“一家獨大”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一個充電平臺可以在某一細分領域,如公交車、網約車、公共充電、私人充電等方面做得很好,成為該細分領域的領導者,或者在某一個區(qū)域,成為該地區(qū)的領導者,但要想在全國范圍一家獨大,并不現實,也不利于行業(yè)健康發(fā)展。充電平臺存在的價值就是幫助運營商提升效率、提升用戶的充電體驗,一旦這一根本作用變了味,其存在的價值也就降低了?!俺潆娖脚_不要妄想一家獨大,壟斷市場,這不現實;運營商也不要懼怕平臺的介入,而是要把重點放在怎樣提升服務上。相信只要服務好了,用戶自然就會到來?!辟谧谄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