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火的一件事是什么?是特斯拉的model 3上市。這款車型上市最讓人震撼的是什么?是超低的價格。美國時間3月31日晚,特斯拉汽車公司在加州的拉斯維加斯設(shè)計中心舉行了旗下第 4 款電動汽車Model 3 的發(fā)布會,并宣布該車的市場銷售價格為35000美元起售,這個價格按照當前匯率大約折合人民幣22.77萬元的起售價格。
這個價格比市場原來預期的價格還有令人震撼。一款已經(jīng)在豪華純電動車市場上獲得不俗業(yè)績的特斯拉公司,怎么可能在市場上要賣出這么低的價格呢?
需要知道的是,中國市場上中國自主品牌的電動車的價格都是在二三十萬元人民幣以上。只是因為有中央與地方兩級的財政補貼,才使得價格回落到10多萬。
因此,假如排除掉補貼因素的話,中國自主品牌與特斯拉又如何能夠競爭取勝呢?中國自主品牌最大的優(yōu)勢顯然就是價格,但是特斯拉卻把產(chǎn)品價格拉低了很多??紤]到特斯拉的品牌與中國人有些“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因素,一旦特斯拉賣到中國市場,那將是一個怎么樣的場景呢?
為什么中國的電動車的價格就要比特斯拉的產(chǎn)品價格貴許多呢?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但是,兩個方面的解釋都不利于中國自主品牌。第一個方面,中國自主品牌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較沒有經(jīng)驗,導致了前期研發(fā)、生產(chǎn)成本居高不下,最終使得產(chǎn)品價格很難有更多的下調(diào)空間。如果是這樣的因素的話,這說明中國自主品牌的技術(shù)與管理居于相對落后的水平。
第二個方面,可能是中國自主品牌定價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有市場消費者與成本方面的,也有政策方面的。目前,中國對于電動車的銷售給予大量的補貼。政府提供財政補貼,本來是希望能夠幫助汽車企業(yè)消化前期過大的成本,以使得產(chǎn)品價格不至于太高,而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顯然,一些汽車企業(yè)利用政策不是作為擴大市場,而可能是將補貼就作為盈利或者回本的重要通道。也就是說,汽車企業(yè)可能會因為補貼因素的存在,制定脫離市場實際的價格,其目的不僅僅是要獲得訂單,更是要獲得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