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作為穿戴在身的時尚宣言和地位象征,可以比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擁有更廣闊的定價空間和細分市場。智能手表還可以提供更多有區(qū)分度的產品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智能手表顯然永遠無法替代智能手機。但是智能手表是否可以比智能手機做更多事并不是衡量其是可以流行起來的正確的標準。大批擁有智能手機的消費者因為智能手表相對其他科技產品的低入門價格很可能考慮購入一只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在節(jié)日促銷時對于很多消費者都屬于可以沖動消費的范疇。
任何計算機平臺的成功的證據(jù)是出現(xiàn)大量應用程序。目前智能手表里還沒有出現(xiàn)一個萬人迷級的應用。大家基本上還是各有所愛。但是應用程序總的來說是智能手表平臺成功的理由。
反方:買智能手表是花大錢干小事的賠本買賣
By Kevin McCullagh
智能手表市場因為 Apple Watch 的出現(xiàn)會產生一個不小的商機。但是它們還不足以成為主流產品。這些超微型計算機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還會繼續(xù)僅僅作為極客心中的時尚。
原因是包括蘋果在內的幾家智能手表制造商都在面臨的大問題,蘋果表也沒有成功破解的問題。
蘋果設備是技術上的奇跡。但如果想吸引非極客用戶,智能手表一定得首先成為讓人動心的時尚單品,其次才是智能裝備。蘋果表作為時尚單品明顯還不夠格。不同的產品線生產的不同表面漆層,表帶和電子屏提供了很多個性化選擇。
黃金標準
Apple Watch 的價格吸引了很多目光,尤其是定制金表系列配同款表帶要 1 萬 7 千刀。最好賣的產品應該還是價格只有 iPhone6 一半,349 刀起的入門級的運動款。雖然這樣的比價對免費獲機的合約機用戶可能就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買不買取決于智能手表能否完成智能手機做不到的事情。Apple Watch 有一系列諸如記錄用戶活動和把用戶的心跳即時發(fā)送給某個朋友的功能。但是現(xiàn)在最大的賣點似乎還是幫助用戶在不用隨時拿手機的情況下查看推特轉發(fā)和新聞更新。
一些針對 Apple Watch 和所有智能手表是否有用的懷疑者以 iPad 做對比。iPad 在應用程序開發(fā)者和用戶們的嘗試中表現(xiàn)出了自己的潛力并且在市場上站穩(wěn)了腳。這個對比其實不太對,iPad 是屏幕相對較大,所有應用皆可運行的多用途平臺。相反的,像智能手表這樣小屏幕設備更適合專注于有限的核心用途。如今沒有了喬布斯敏銳的專注于核心優(yōu)勢,蘋果的不善抉擇導致 Apple Watch 有一些無關緊要的復雜程序。
比如蘋果設計的一系列交互方式,包括:輕點、左右劃、滾動表冠、觸摸傳感、觸摸輕點、鬧鈴和聲控。一些科技記者都被蘋果這回選擇使用如此多用戶界面而困惑。
新習慣?
智能手表的早期用戶最好都有足夠的耐心來面對一系列包括電池續(xù)航能力有限,互動方式易混淆,得為了看個時間喚醒表盤的麻煩事。要知道現(xiàn)在大多消費者們都指望著拿起新裝備不用經過學習就可以上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