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各家企業(yè)都在抓緊時間推出超長續(xù)駛里程的純電動汽車,而這需要動力電池在容量上再登一個新臺階。那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極限是多少,未來還會應用哪些材料的電池?

電動汽車市場爆發(fā) 電池需給力

凡是使用過純電動汽車的人,或多或少被“里程焦慮”所煩惱。盡管續(xù)駛里程遠遠大于自己將要行駛的里程,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這種情緒。為了破解這種負面情緒,政府、汽車企業(yè)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包括修建應急性充電設施,發(fā)布市內充電地圖等。但是,從根本上解決純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短的問題,還需要從動力電池本身入手。一旦純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突破300公里,就能極大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癥”,屆時電動汽車才有望真正實現飛速發(fā)展。

據報道,全球多家知名汽車廠商計劃面向大眾市場推出續(xù)駛里程翻倍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同時還押注大型電池供應商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希望可以在電動汽車市場與特斯拉并駕齊驅。至少四家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通用、福特、日產和大眾——都計劃先于特斯拉推出行駛里程達到200英里(約合322公里)的經濟型電動汽車。這一續(xù)駛里程將是日產鈴風(起售價29010美元)等當前一批低價電動車型的兩倍以上。而新一代電動汽車有望在兩到三年內上市。

備受關注的蘋果汽車近日也爆料,icar將會是一輛擁有續(xù)駛里程500公里,充電僅需4小時的純電動汽車。目前,國際上各家企業(yè)都在抓緊時間推出超長續(xù)駛里程的純電動汽車,而這需要動力電池在容量上再登一個新臺階。那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極限是多少,未來還會應用哪些材料的電池,本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業(yè)內專家。

■電池容量已經到極限了?

電池屬于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因為美國、歐洲、日本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路線不盡相同,對電池的發(fā)展方向也不相同。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主,隨著電池技術的發(fā)展,現在開始出現取代液態(tài)電解液的固態(tài)或者凝膠態(tài)電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固態(tài)電池,但是由于它需要比較苛刻的工作溫度,現在還沒有大量商業(yè)化應用?!敝锌圃何锢硭芯繂T黃學杰告訴記者。

對于未來電池的發(fā)展種類,黃學杰向記者介紹還有鋁空氣電池、鎳氫電池等。同時,他表示,現在只有鋰離子電池成功投入商業(yè)化應用,其他電池還在試驗階段,未來5年以內,鋰離子電池還將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配置。目前,我國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的續(xù)駛里程一般都在200公里左右,是不是電池容量只能做到支持200公里的續(xù)駛里程呢?中國電池工業(yè)協(xié)會工程師張旻昱認為,電池容量還將會有較大程度的增長。

張旻昱告訴記者,純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的長短主要取決于電池的正負極材料。現在隨著電池技術的逐漸進步,電池正負極的材料含能率越來越高,可以發(fā)生能量轉移的能力更強。她舉例:“同樣大小的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所含的能量就高于鉛酸電池。如果按照一定的容量來設計電池,鋰離子電池的體積就比相同容量的鉛酸電池小?!?/p>

說到提高電池容量,張旻昱介紹了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加入特殊添加劑,可以大幅度增加負極的容量;另一種方法是更換正負極材料,對正負極材料重新配對組合。她表示,目前業(yè)內比較看好鋰硫、錫硅材料等?!袄缣厮估邪l(fā)出石墨烯電池,容量就大幅提高。”張旻昱說,“現在電池發(fā)展進入一個調整期,但是還遠未達到極限的程度。”

■韓國電池為什么便宜?

從目前已經上市的純電動汽車來看,很多汽車廠商使用韓國三元鋰電池。尤其是今年新晉登場的北汽新能源EV200和江淮汽車iEV5,使用的都是韓國三元鋰電池,并且都把這個配置放在廣告當中作為宣傳的一個點。黃學杰認為,目前確實有很多汽車企業(yè)在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時,采用韓國電池,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韓國電池相對比較便宜,對整車成本下降能有所幫助。

對此,張旻昱也持同樣的觀點。她進一步解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組包括:電池(通常稱為電芯)、BMS(電源管理系統(tǒng))和其他電器組件(端頭、電路電線、銷子等),韓國電池便宜主要是電芯便宜。她表示,韓國能生產出價廉物美的電池,主要是因為韓國把日本先進的電池技術做到最大程度的工業(yè)化,其中在電池制造方面,從設備生產線、工業(yè)化均一性管理、生產環(huán)境管理,韓國的電池廠商都嚴格把關。張旻昱告訴記者,電池生產廠房需要溫度、濕度和除塵控制,其中溫度的標準是30~60℃,我國能做到30℃或40℃、韓國能達到55℃,這樣生產出來的電池性能就有很大差距。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動汽車
鋰電池
電池
能源財經網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