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電動汽車發(fā)展比較快的區(qū)域,其充電樁也只有5萬多個,同樣不能滿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而對于產量少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就更少,全美僅有50座加氫站,遠遠不能滿足氫能源汽車的需要。

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以我國力推的電動汽車為例,到2014年底全國的示范城市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shù)量是9.1萬輛,但是充電樁只有3.1萬個,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的比例明顯不足。2015年11月18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fā)展指南(2015-2020年)》表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布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而美國作為電動汽車發(fā)展比較快的區(qū)域,其充電樁也只有5萬多個,同樣不能滿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而對于產量少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就更少,全美僅有50座加氫站,遠遠不能滿足氫能源汽車的需要。

電能和氫氣來源清潔度有待提高

電動汽車使用過程中雖然沒有污染物排放,但其間接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目前,充電所需的電能主要還是以火力發(fā)電為主,水力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發(fā)電所占的比例很少。而火力發(fā)電仍然會對環(huán)境造成較大的污染。

對于氫能源汽車所需的氫氣,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電解水來制造氫氣,即用電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目前最好的電解水系統(tǒng)的能量轉化率只有80%,效率并不高。甲烷轉化要更劃算,但卻會造成污染。因為蒸汽需要加熱到700到1000攝氏度,然后與甲烷結合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以及少量二氧化碳。美國有95%的氫氣通過這種方法來制造。為了獲得氫氣所消耗的能量比直接使用電能更多。因此,氫氣制取技術需要革命性的技術出現(xiàn)才能為將來氫能源汽車的普及鋪平道路。

新能源汽車過度依賴國家補貼

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補貼的依賴程度還比較高,補貼需要更具合理性。我國的汽車市場規(guī)模龐大,但發(fā)展基礎薄弱,能否實現(xiàn)全產業(yè)鏈的協(xié)調發(fā)展,其中政策的制定是系統(tǒng)的工程,沒有補貼不行,補貼時間過長也不行。最近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退坡給出了時間表,具體為:從2017年到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企業(yè)的當務之急是,實現(xiàn)核心技術的突破,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變單純依靠補貼的盈利模式。

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發(fā)展前景展望

從世界范圍來看,由于近年來電動汽車的技術突破,使得各國政府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電動汽車上,而氫燃料電池僅有少數(shù)幾個國家在力推,如日本政府力推氫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很大。而且各大汽車廠商的研發(fā)重點也是電動汽車,如通用、奧迪、奔馳和寶馬等。因此,隨著充電樁的建設加速,未來十年至二十年應該是純電動汽車的春天,將迎來最好的發(fā)展機遇。但是如果電池容量及電池快充技術在未來數(shù)年內沒有大的突破,則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有機會趕超純電動汽車,畢竟,氫燃料電池汽車充滿氫氣只需3分鐘,卻可以行使超過700公里,未來可能超過一千公里。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誰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車型取代燃油汽車,取決于各自技術突破的速度以及政策支持。如果電池容量及快充技術在高效清潔制氫技術之前獲得突破,那么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未來主流新能源汽車,否則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超越電動汽車成為未來主流新能源汽車。

從技術發(fā)展成熟度和中國國情來看,混合動力汽車可以作為大面積充電網絡還沒建立起來之前的過渡產品,而純電動汽車應是我國目前大力發(fā)展的方向。但是我國也應加快氫能源汽車基礎研究以及完善相應的工業(yè)體系,避免未來出現(xiàn)氫能源汽車大規(guī)模替代燃油汽車時處于被動地位。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