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消費者和特斯拉粉絲們的興奮相比,中國的決策部門和整個電動車產業(yè)部門卻顯得憂心忡忡,畢竟被寄予厚望的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的國家戰(zhàn)略迄今進展不佳,遠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補貼陷阱:中國市場需要特斯拉這條“鯰魚”來攪和

最近特斯拉在中國火了,這一美國高端電動跑車品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前所未見的電動車旋風:微信朋友圈里瘋傳各種特斯拉帖子,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率先訂購兩臺,特斯拉美國股價暴漲,并帶動中國A股特斯拉板塊“雞犬升天”……這種興奮感,讓人想起2007年蘋果iPhone面世時的激動心情。

與消費者和特斯拉粉絲們的興奮相比,中國的決策部門和整個電動車產業(yè)部門卻顯得憂心忡忡,畢竟被寄予厚望的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的國家戰(zhàn)略迄今進展不佳,遠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2013年特斯拉在美國賣出1.9萬輛電動車,加上尼桑等其他品牌,當年美國純電動車銷量達4.8萬輛,如果再加上插電式電動車,這一數(shù)字高達9.6萬輛。反觀中國,業(yè)內人士估計,截至2012年底,中國各品牌電動車總銷量僅約4400輛,其中私人消費者購買的不到2000輛。在國家全力扶持下,中國電動車市場依然一片死寂,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也正是在這種死寂里,特斯拉瞬間攪起的熱潮顯得格外亮眼。

而眼下特斯拉要在中國市場發(fā)展還面臨諸多問題,首當其沖的是無法享受種種電動車補貼和優(yōu)惠。特斯拉的中國官方售價為73.4萬元,比美國高48%,比香港高43%,主要原因除了多出的30%稅外,還因為無法享受任何補貼政策。更要命的是,目前在北京購買純電動的特斯拉居然還不能享受免搖號的優(yōu)惠政策。

對于中國電動車的一潭死水來說,特斯拉是條必要的“鯰魚”,用好這條鯰魚,有可能攪活整個市場。因此,政府應該將目前的電動車補貼措施惠及特斯拉。補貼特斯拉,猶如商鞅立木。

首先,特斯拉的成功可能培育出一個巨大的電動車消費文化和市場,這是中國本土電動車多少年都做不到的事情。即便是擁有眾多“迪粉”的比亞迪,所能激發(fā)的消費熱情也難比肩特斯拉。如果能減免關稅和增值稅,甚至享受國家電動車補貼,特斯拉Model S基本款的售價將低于50萬元人民幣,對這樣一款豪華車來說,這種定價將擁有巨大的市場吸引力,有可能抵消消費者對電動車技術不成熟、充電不方便、維修成本高等的擔憂,有助于迅速培育出一個巨大的電動車消費市場。

或許有人說,這樣豈不是便宜了特斯拉這樣一家外國企業(yè)?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本土企業(yè)來說是“借力打力”的一件好事。目前電動車發(fā)展的瓶頸就在于難以形成一個足夠大的市場規(guī)模,因此任何車型都難以實現(xiàn)量產,陷入低產量、高成本的惡性循環(huán)。而一旦市場建立起來,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正如蘋果打開了智能手機市場之后,市場需求將自然倒逼出更多創(chuàng)意產品一樣,電動車市場一旦出現(xiàn),將給中國創(chuàng)新企業(yè)注入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新動力。IPHONE出現(xiàn)四年后,小米出現(xiàn)了??梢韵胂螅厮估霈F(xiàn)之后,中國電動車的小米也會出現(xiàn),這是市場需求的鐵律。

其次,補貼特斯拉的深意更在于改變目前中國電動車補貼格局,將由政府主導的創(chuàng)新驅動力轉換為由市場主導的創(chuàng)新驅動力。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電動車上砸大錢,但國產電動車卻未能“彎道超車”,問題恰恰出在補貼政策上。這種以補貼生產商為著眼點的措施扭曲了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動機,他們不再以贏得消費者為導向,而是以贏得政府補貼為唯一目的,這種企業(yè)是不可能在市場環(huán)境下長期生存下去的。

而在美國,政府補貼是以消費者為著眼點,以公平統(tǒng)一的行業(yè)標準為準繩:主要是根據(jù)電池容量和續(xù)航里程,直接補貼給購車消費者,部分地方政府還給消費者提供抵扣稅優(yōu)惠。因此,這種補貼模式意味著只有贏得消費者的電動車才能獲得補貼。

再次,針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補貼政策不應以國界為限。在美國,購買特斯拉可以獲得補貼,購買尼桑聆風(leaf)一樣可以獲得高達7500美元的補貼。同時,美國政府針對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的政府貸款項目(ATVM)也適用于尼桑這樣的外國車商。其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以促進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

而反觀國內的電動車市場,非但進口車被排除在補貼政策之外,國內市場也被劃分成互不相同的區(qū)塊。其結果是電動車在和汽油車展開競爭之前,先犧牲在內斗中。因此,補貼特斯拉的意義在于發(fā)出一個信號,甭管哪里產的車,只要能贏得消費者,就能獲得補貼。

此外,在全球化時代,創(chuàng)新和生產都是跨國界的。比如蘋果手機,其零部件生產商遍布全球。而且,特斯拉和蘋果所代表的都是集成創(chuàng)新模式,其零部件甚至生產都是外包的。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有賴于一個成熟完善的產業(yè)集群。反過來說,一旦產業(yè)集群完善,這種創(chuàng)意的復制性就很強。一樣是采用夏普面板、高通芯片,中國手機廠商可以輕松造出小米、vivo、魅族等等自己的品牌手機。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在培養(yǎng)自主品牌之前,要首先去參與建立產業(yè)集群。

“鯰魚”,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東西。就像金融領域的淘寶和微信。在中國電動車市場,需要特斯拉這條“鯰魚”來攪和一下。

[責任編輯:中國電池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
鯰魚
補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