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前市場上的智能手表雖獲得了大量關注,實際銷售卻不盡人意。智能手表的界面、操作系統(tǒng)、續(xù)航、交互等硬性需求,都成為制約行業(yè)發(fā)展的問題

  然而,此前市場上的智能手表雖獲得了大量關注,實際銷售卻不盡人意。智能手表的界面、操作系統(tǒng)、續(xù)航、交互等硬性需求,都成為制約行業(yè)發(fā)展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蘋果推出的智能手表能否繼續(xù)iPhone及iPad的輝煌,將很大程度上改寫智能手表業(yè)的格局。

  生態(tài)系統(tǒng)之爭

  事實上,Apple Watch連“影子都沒有”的時候,就已經在深遠的影響著智能手表行業(yè)。各大廠商為了能在它面世之前占領先機,急急忙忙地推出了自家的產品。眼下,三星、LG、摩托羅拉和華碩等廠商均已推出智能手表產品。

  今年的MWC201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HTC等智能手機廠商紛紛發(fā)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設備。除了各大巨頭,國內不少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也紛紛涌入這一領域,希望借著智能硬件的浪潮,成為這一新興行業(yè)的領導者。

  眼下,華為等智能手表廠商采用的是由谷歌開發(fā)的Android Wear系統(tǒng),即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可穿戴設備版本。去年3月,谷歌便推出了這一系統(tǒng)。據悉,在Android Wear上運行的應用可以連接到其他Android設備上,并可以使用現(xiàn)有的Android通知系統(tǒng)。這意味著,開發(fā)者可以根據現(xiàn)有應用修改出適用于智能手表的應用。

  不過,在蘋果推出智能手表后,一場基于Watch OS與Android Wear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大戰(zhàn)似乎不可避免。

  在理想狀態(tài)下,通過事先推出Android Wear系統(tǒng),谷歌能在智能手表領域的競爭中超越蘋果,拔得頭籌。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除了幾家大的廠商,國內目前采用Android Wear系統(tǒng)的智能手表生產廠家只有華為。

  Android Wear在中國的缺席,原因也很明顯——Android Wear上搭載的Google服務無法使用。換言之,Android Wear并未在國內落地。不僅如此,谷歌將吸取過去Android系統(tǒng)失控的教訓,親自控制Android Wear的用戶界面和軟件代碼,不再允許硬件廠商對其進行深度定制,從而加強對系統(tǒng)的管控。

  這種情況下,國內各個智能手表廠家只能各成一統(tǒng)?!澳壳?,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統(tǒng)非常不規(guī)范,大家還是將用于智能手機、平板上的Android系統(tǒng)移植到智能手機上,或是自己研發(fā)系統(tǒng)。”智能手環(huán)生產商卓旗電子創(chuàng)始人劉超告訴記者。

  據劉超稱,國內廠商生產的智能手表往往功能簡單,大多設置的是與運動健康相關的功能,以及郵件、來電通知等?!坝捎诋a品本身就十分簡單,因此用什么系統(tǒng)都無所謂。”畢竟,基于Android Wear系統(tǒng)進行開發(fā)無法做許多修改,而一些廠商為了追求某些個性化體驗,便自己開發(fā)操作系統(tǒng)。不過,這些自主研發(fā)的系統(tǒng)通常功能單一,沒有擴展性,不支持第三方應用。

  而對蘋果而言,其攜手第三方硬件廠商共建生態(tài)的可能性很小,它通常采取的是軟硬結合的戰(zhàn)略,以出售硬件盈利。從這個角度看,蘋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只能籠絡一批APP應用的開發(fā)者。

  據了解,就在蘋果手表發(fā)售前的一個月,已經有21名Apple Watch的開發(fā)者公布了合計20款APP,包括健身追蹤、滑雪、智能家居、提升工作效率、顯示汽車電量等方面的應用。

  國內廠商搶跑

  盡管當下的智能手表市場聚集了多家競爭者,但三星、摩托羅拉、LG等廠商早先推出的智能手表,所獲的市場反應平平。這些產品擁有非常高的關注度,但市場的慘淡卻并未因此而改變。有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僅有460萬臺,而同期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達到12億臺。

  “應該說,智能手表的需求還沒有打開,”劉超稱,“2014年,人們對這個領域的關注度很高,但使用度很低。到了今年,人們會嘗試著去購買智能手表,但顯然傾向于買價格較便宜的那種。通常,誰會花2000元去買一塊電子表呢?”

  他同時表示,市場上一些功能較復雜的智能手表銷路并不佳,因為它們只是將手機上的應用照搬到了手表上。不難想象,在手表那么小的界面上,并不適合操作很多復雜的功能。相反,那些賣得好的智能手表都是功能簡單的產品,一般由手機上的APP完成較復雜的工作,而智能手表往往只是起到提醒通知、顯示時間的作用。在劉超看來,許多人對智能手表的心理預期,也僅是幾項簡單功能。

  “即便如此,這樣的功能依然很雞肋。許多智能手表每天都要充一次電,如果不充電就用不了。試想一下,如果每天要充電才能看時間,這樣的用戶體驗顯然不佳。”劉超說道。

  在機智云總經理黃錫雄看來,智能手表的“叫好不叫座”,與其外形及定位有關。通常,人們把手表當做一種時尚飾品,商務人士更青睞高端的瑞士表,而年輕人則偏向Swatch一類的時尚表。相比之下,智能手表的外形并不討巧,因此無法俘獲消費者的芳心。

  細細數來,如今各個品牌的智能手表雖搶先出了風頭,但在銷售方面并不激進。不難理解,這些產品或外表不夠酷,或交互不方便,或功能不豐富,人們甚至覺得智能手表只是廠商臆想出來的偽需求。有業(yè)內人士稱,目前大家都看好智能手表,但怎么賣?是當電子產品賣,還是當奢侈品賣,大家似乎都在等待蘋果產品作為“風向標”。

  黃錫雄指出,其實業(yè)界都在等著蘋果智能手表的發(fā)布,再進行模仿學習,比如在續(xù)航能力、外表、重量上改進,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

  用劉超的話說,智能手表行業(yè)還處于早期,品牌多,但上規(guī)模的少;產品樣式多,但會不會成為剛需,有沒有爆款出現(xiàn),當下還是未知數。正因為此,蘋果手表面市后能否打破智能手表市場的低迷狀況,備受業(yè)界關注。

  “蘋果推出智能手表,總體來說是一件利好,因為能激發(fā)大眾對這一品類的需求?!眲⒊Q,“而未來跟巨頭競爭,就只能從成本上下功夫,走廉價路線?!?/p>

[責任編輯:肖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能源財經網
中國電池網
智能穿戴
Apple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