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道“隱形墻”,正在被打破。
近日,上海、北京等地陸續(xù)公布的新能源汽車試點車型目錄中,率先響應中央政策納入了部分外地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這意味著阻礙新能汽車產業(yè)化的“地方保護”難題正在破冰。這一現(xiàn)象獲得了各界好評,更在資本市場掀起一陣新能源汽車概念熱潮。
不過,好事總會多磨。仔細研讀各地試點目錄也可發(fā)現(xiàn),“地方保護”還是留了一條尾巴,如上海并沒有完全給予入選的外地品牌車型的本地補貼,只是給予銷售和免費上牌資格;北京則令人費解地限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可能是因為當?shù)仄髽I(yè)目前還沒有觸及這一新能源汽車領域。
破冰還待融冰。徹底打破“地方保護”藩籬,無疑能激活市場力量,給正待破土而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化新芽于陽光。
隨著新一輪大城市推廣的鋪開,今年可望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元年。近期各地也再度涌現(xiàn)電動車充電樁建設熱潮,而和以往的更多依賴政府和電力部門推動不同,此次更多的車企已經參與其中,這或將更有力推開新能源汽車商業(yè)化的大門。
“以開放姿態(tài)培育市場競爭”
3月2日下午,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牽頭舉行了一場城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活動?;顒蝇F(xiàn)場出現(xiàn)了上汽榮威、深圳的比亞迪、安徽的江淮和奇瑞、武漢的東風汽車、重慶的力帆等多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這成為新能源汽車打破“地方保護”藩籬的一次集中呈現(xiàn)。上海成為國內最早放開對外地電動車限制的城市。
“只要進入工信部名單的新能源汽車,進入上海市場,一律可獲‘免費滬牌’。”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馬靜在活動現(xiàn)場表示,即將出臺的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規(guī)劃中,將以開放的姿態(tài)培育市場競爭,到2015年實現(xiàn)1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在上海應用,“外地品牌比例不低于30%”也將寫入上海的地方規(guī)劃中。
目前上海市已經發(fā)布了總共五批“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車型產品信息?!比缭诘谖迮芯统霈F(xiàn)了比亞迪正在著力向大眾消費市場推廣的雙模電動車秦,此外包括北汽、奇瑞、江淮以及力帆等外地品牌多款純電動車也均進入上海市補貼試點范圍,此外還有來自當?shù)厣掀蜕虾Mㄓ玫男履茉窜囆汀?
“感謝上海市政府打破地方保護的開明之舉?!北葋喌掀囦N售公司總經理侯雁興奮地說,比亞迪計劃3月將在上海舉行新能源汽車的上市發(fā)布會。“比亞迪一直在積極推動,希望有機會為上海的用戶提供純電動和雙模產品?!?
作為國內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先鋒車企,比亞迪此前一直尋求其電動車產品走出深圳,進入異地市場的途徑。而在此前嚴實的“地方保護”主義中,比亞迪不得不通過在部分城市落地建廠的方式,獲得在當?shù)赝茝V電動車的資格。而這種方式無疑是一個企業(yè)無法承受之重。此次獲準進入上海市場,無疑是比亞迪電動車的重大突破。